[发明专利]一种直线旋转永磁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62927.2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5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付兴贺;李红艳;林明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16/04 | 分类号: | H02K16/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11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线 旋转 永磁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线旋转永磁电机,适用于直线、旋转及螺旋驱动场合,属于电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就目前电机的运动控制而言,大部分属于单自由度电机,只能执行直线运动或者旋转运动。随着工业驱动系统复杂性的增加和驱动精度要求的提高,一维运动的单自由度电机无法满足驱动要求,需要大量多维运动的电机及其驱动机构。与单自由度电机相比,多自由度电机不仅具有多维运动的特性,还具有较高的机械集成度,较高的材料利用率以及灵活的控制特性。直线旋转运动电机是多自由度电机的一种,可为直线、旋转及螺旋驱动领域提供动力。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直线旋转两自由度电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包括:
1)螺旋式结构只能在轴向方向上作螺进运动,螺距固定,用途有限;
2)串联双绕组结构为轴向串联,电机呈现细长结构;
3)旋转磁场和行波磁场的交叉耦合,不利于电机的优化设计;
4)集成式结构往往采用集中绕组,绕组相数较多,控制难度较大,控制策略复杂;
5)定子和动子结构特殊,电机制造工艺复杂,加工困难;
6)直线旋转两自由度电机的控制理论与技术有待完善。
本发明提出一种简单的直线旋转两自由度双定子永磁电机结构,可以同时实现直线运动、旋转运动和螺旋运动等多种运动方式,在航空、航天、国防、勘探、测绘、数控、医疗、卫生及工业生产等领域具有相当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直线旋转永磁电机,目的在于简化直线旋转两自由度电机的结构,减小电机的体积和重量,消除直线和旋转运动单元的磁耦合,降低直线和旋转运动的控制难度。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线旋转永磁电机,该电机包括内定子、外定子和位于内定子与外定子之间的动子;
该电机包括左端盖、机壳、外定子绕组、开有凹槽的外定子铁心、内定子绕组、内定子永磁体、开有凹槽的内定子铁心、动子、右端盖、内定子支架、转轴、外定子永磁体、轴承;
其中,左端盖、机壳和右端盖构成一空腔,内定子支架设置在该空腔内,内定子支架的一端与右端盖相连,另一端通过轴承与转轴相连;
外定子铁心固定在机壳的内表面,内定子铁心固定在内定子支架的与机壳相对的上表面,外定子铁心与内定子铁心之间设有动子,动子的一端与转轴相连,另一端悬空;
外定子铁心槽内放置有外定子绕组,外定子铁心之间放置外定子永磁体,内定子铁心槽内放置有内定子绕组,内定子铁心之间放置定子永磁体;
外定子铁心、外定子绕组、外定子永磁体及动子构成旋转驱动单元,内定子铁心、外定子绕组、外定子永磁体及动子构成直线驱动单元;
或者外定子铁心、外定子绕组、外定子永磁体及动子构成直线驱动单元,内定子铁心、外定子绕组、外定子永磁体及动子构成旋转驱动单元;
直线驱动单元和旋转驱动单元均采用定子永磁型磁通切换电机结构。
优选的,内定子铁心与外定子铁心的轴向长度相等,两者同侧端面在同一个径向平面内。
优选的,内定子铁心与外定子铁心的轴向长度相等,两者同侧端面不在同一个径向平面内。
优选的,内定子铁心的轴向长度大于或小于外定子铁心的轴向长度相等,两者同侧端面在同一个径向平面内。
优选的,内定子铁心的轴向长度大于或小于外定子铁心的轴向长度相等,两者同侧端面在同一个径向平面内,两者同侧端面不在同一个径向平面内。
优选的,外定子永磁体和内定子永磁体可选择铁氧体或者钕铁硼永磁材料,动子由导磁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的外定子绕组和内定子绕组均为多相对称绕组。
有益效果:
1)采用双定子、单动子结构,可充分利用电机内部空间,减小整台电机体积;
2)直线与旋转驱动单元在机械和磁路结构上基本独立,可以分开进行电磁设计;
3)内外定子上的两套电枢绕组相互独立,易于实现直线和旋转运动的解耦控制;
4)电机的定子及动子与传统电机的定子及转(动)子结构相似,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
5)永磁体放置在定子侧,散热条件好,避免了永磁体去磁的危险;
6)转子上既无永磁体、又无绕组,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适合高速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方式一中的电机轴向截面示意图,其中外定子与动子构成旋转驱动单元,内定子与动子构成直线驱动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29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