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63041.X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6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响;宋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7/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光 模组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显示技术的不断进步,LCD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显示领域,人们对LCD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
由于LCD自身并不发光,LCD的背光模组的质量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背光模组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背光模组按照光线射入显示面板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直下式和侧入式两种,与直下式背光模组相比,侧入式背光模组采用侧端进光,可以有效地减少背光灯的使用个数,从而降低能耗、节省生产成本。
为了得到均匀良好的面出射光,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背光模组的结构通常如图1所示,包括光源1、导光板2以及胶框3,其中,光源1发出的光通过导光板2形成面出射光。为了提高该面状出射光的亮度以及均匀性等特性,胶框3的外侧通常还设置有光学膜片4,该光学膜片4可以包括棱镜片、扩散片、增亮膜以及反光片等中的至少一个,以进一步提高背光的亮度、均匀性以及提高主观画质表现力。此外,位于胶框3外侧的光学膜片4还能够对出射的亮度非均匀的光进一步进行匀光,防止背光模组局部亮边的出现。这样一种背光模组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导光板2被胶框3紧紧压住,而光学膜片4与胶框3之间则通过限位或者固定柱等方式固定,这样一种固定方式难以将光学膜片4与胶框3紧密固定,使得光学膜片4在胶框3的范围内发生移动,此外由于光学膜片4自身所具有的软质性,在光学膜片4自身的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该光学膜片4极易发生塌陷从而与导光板2的表面相接触,从而会造成光学膜片4与导光板2之间的相对运动。为了实现光线的均匀出射,导光板2通常采用导光性良好的亚克力材料,其出光表面通常为未经过涂布或雾度处理的严格的平面结构,而光学膜片4的表面通常具有凹凸不平的光散射或光扩散结构,当光学膜片4与导光板2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时,光学膜片4将与导光板2相互摩擦,光学膜片4的表面即使有轻微的磨伤也不会影响其使用功能,但由于导光板2通常所采用的是包括亚克力在内的软质导光材料,因而光学膜片4将磨伤导光板2的出光表面,导致背光模组出光的不均匀,从而大大降低了显示装置产品的质量。
为了克服光学膜片4与导光板2之间存在相对运动的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另一种背光模组,其结构如图2所示。与图1所示的背光模组的不同之处在于,光学膜片4直接设置于导光板2的出光侧表面,该光学膜片4的四周被胶框3紧紧压住固定,使得光学膜片4与导光板2在剧烈震荡下也无法相对运动。这样一种背光模组的不足之处在于,光源1出射的光线通常应直接进入导光板2中,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胶框3与光学膜片4之间通常具有一定的装配间隙,难以完全压紧,因此导光板2也就容易发生翘曲,这将导致光源1很难与导光板2完全对齐,从而使得一部分光线(如图2中箭头所示)从导光板2的边缘射出,这部分光线将直接进入光学膜片4中,由于光学膜片4具有光折射特性,从该光学膜片4底部入射的光线能够很好地得到扩散与匀光,而从该光学膜片4的侧边入射的光线将在一定范围内汇聚,从而在胶框3为遮盖的边缘区域A产生很强的会聚光,即使光源1能够与导光板2完全对齐,这一区域仍然会存在一定强度的会聚光,从而导致背光模组的边缘位置产生人眼能够观察到的亮边,特别是对于窄边框的背光模组,由于胶框3的宽度有限,这一亮边现象将更为明显,严重影响了显示装置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可以防止光学膜片与导光板之间的相对运动,避免背光模组的边缘位置产生亮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导光板以及胶框,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导光板出光侧表面的第一光学膜片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膜片层出光侧的第二光学膜片层;
所述胶框具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光学膜片层和所述第二光学膜片层之间,将所述第一光学膜片层与所述第二光学膜片层分隔。
其中,所述胶框的凸出部为向内逐级降低的两级阶梯状定位结构;
两级阶梯的高度差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光学膜片层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光学膜片层可以包括:
第一扩散片、第一棱镜片、雾度膜或散射膜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光学膜片层可以包括:
第二扩散片、第二棱镜片、增亮膜、雾度膜或散射膜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30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感应台灯装置
- 下一篇:扩散吸收式制冷机芯加热区的保温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