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带金属套光电混合缆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63057.0 | 申请日: | 2013-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1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喜生;孙建宇;刘焱鑫;朱惠;王念立;刘秋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22 | 分类号: | H01B11/22;H01B7/22;H01B7/295;H01B7/38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何艳 |
地址: | 21554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金属 光电 混合 | ||
1.一种光纤带金属套光电混合缆,包括一组电源线(1)、光缆(2)、阻水带(3)、铠装层(4)和外护套(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缆(2)置于一组电源线(1)的中间,所述的阻水带(3)包覆在一组电源线(1)外,所述的铠装层(4)挤包在阻水带(3)外,所述的外护套(5)挤包在铠装层(4)外,所述的光缆(2)包括光纤带(21)和挤包在光纤带(21)外的光缆护套(22),所述的光纤带(21)至少有一根,所述的光缆护套(22)为低烟无卤LSZH护套,所述的铠装层(4)为波纹铝管;所述的阻水带(3)和铠装层(4)之间沿纵向还增设有至少一撕裂绳(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带金属套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带(21)的数量为两根,相互绞合成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带金属套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带(21)包括光纤(211)、加强件(212)以及光纤护套(213),所述的光纤(211)置于光纤护套(213)中,所述的加强件(212)设置在光纤(211)与光纤护套(213)之间的空隙中,其中,所述的光纤(211)的数量为1~12根,成一字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带金属套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电源线(1)至少有两根,均匀排布在所述的光缆(2)的外圆周外,各电源线(1)与光缆(2)之间以螺旋绞合的方式绞合成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带金属套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线(1)包括导体(11)和绝缘层(12),所述的绝缘层(12)包覆在导体(11)外,所述的导体(11)为软铜线,所述的绝缘层(12)为聚氯乙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带金属套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撕裂绳(6)为两根,对称地设置在阻水带(3)与铠装层(4)之间的径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带金属套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撕裂绳(6)为芳纶撕裂绳。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带金属套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件(212)为芳纶加强件。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带金属套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护套(213)为聚乙烯护套或聚氯乙烯护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带金属套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护套(5)为聚乙烯护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305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供电装置及供电方法
- 下一篇:磁集成式混合型电力滤波与无功补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