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布边的发光拉链耳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63709.0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1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69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布边 发光 拉链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耳机,特别是一种带布边的发光拉链耳机。
【背景技术】
很多人喜欢听歌,为了音乐声音不影响他人,人们喜欢借助耳机,然而,传统的耳机线一旦分开以后便不能恢复到合并状态,在使用过程中,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耳机线容易缠绕的问题,用完之后如果耳机线没有整理好的话,下次用的时候要整理很长时间,比较麻烦,拉链耳机应运而生。耳机线上设有拉链,在耳机闲置时可将耳机线通过拉链并为一根,避免耳机线杂乱,便于整理;使用过程中可随意调整耳机线分开的长度,且耳机线分开后还可以恢复到合并状态,使用十分方便。耳机在使用时,将拉链体拉开,可随意掌握拉开的长度,不用时只要随手一拉,就可将两根耳机线重新合并在一起,避免其相互缠绕导致杂乱,便于整理。但是,现有的拉链耳机的耳机线是穿过链齿内部,比如中国发明200920191139.3就公开了这种拉链耳机,这种拉链耳机由于耳机线是穿过链齿内部,因此链齿必须足够厚度才可以做到耳机线是穿过链齿内部,这样导致的结果是耳机线容易折断,而且收纳是必须有一定的圆弧度。并且现有拉链耳机没有发光提示,容易漏掉电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带布边的发光拉链耳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带布边的发光拉链耳机,包括耳塞、插头、拉链、耳机线,拉链包括两根可以相互啮合的链条,其特征在于:在两根链条的侧边分别固定有布边,还设置有发光线,耳机线和发光线分别包覆在布边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发光线内部设置有发光体,发光体为LED灯或荧光灯。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拉链的下端部位置设置有电池和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与发光线相连接,为发光体提供电流,控制发光体的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带布边的发光拉链耳机,包括耳塞、插头、拉链、耳机线,拉链包括两根可以相互啮合的链条,在两根链条的侧边分别固定有布边,还设置有发光线,耳机线和发光线分别包覆在布边内。由于耳机线包覆在布边内,拉链如何折叠都不会影响到耳机线,而且拉链的尺寸可以做的很小,很薄,使得整个耳机体积小、易折叠。耳机线和发光线分别包覆在布边内是双线设置,发光线不仅可以提示来电等信息,而且在夜间可以发出光线,在酒吧、迪厅里使用时,效果比较闪耀,满足了部分年轻人的时尚需求。同时,在夜间行走时,耳机上发出的光线可以起到警示作用,提醒过往的行人和车辆,避免出现危险,从而起到较好的安全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A局部放大图;
图3为发光线结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
一种带布边的发光拉链耳机,包括耳塞(图中未示出)、插头1、拉链2、耳机线3,拉链包括两根可以相互啮合的链条4,在两根链条4的侧边分别固定有布边5,还设置有发光线6,耳机线3和发光线6分别包覆在布边内。
所述的发光线内部设置有发光体7,发光体为LED灯或荧光灯,,发光体的颜色可以是单色,也可以为彩色,从而可达到不同的视觉效果。
在拉链的下端部位置设置有电池8和驱动电路9,所述驱动电路9与发光线相连接,为发光体提供电流,控制发光体的工作。驱动电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本专利不做赘述。
本发明带布边的发光拉链耳机,包括耳塞、插头、拉链、耳机线,拉链包括两根可以相互啮合的链条,在两根链条的侧边分别固定有布边,还设置有发光线,耳机线和发光线分别包覆在布边内。由于耳机线包覆在布边内,拉链如何折叠都不会影响到耳机线,而且拉链的尺寸可以做的很小,很薄,使得整个耳机体积小、易折叠。耳机线和发光线分别包覆在布边内是双线设置,发光线不仅可以提示来电等信息,而且通过驱动电路的控制可以实现各种不同的闪耀效果:柔性霓虹流水线、流水线、追光线、走马灯线、三闪线、实现流水、追光闪动等,可大大提升耳机的用户体验和视觉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未经李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37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