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64910.0 | 申请日: | 2013-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0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赵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高伟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2 | 分类号: | A61K36/8962;A61P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300 山东省临沂市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萎缩 胃炎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以胃粘膜萎缩变薄、固有腺体减少或消失为特征的消化系统常见病,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约占胃镜受检病例的20%-45%,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目前西医尚无特殊疗法。本人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利用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中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复杂,主要是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劳倦过度、禀赋不足、脾胃素虚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损伤脾胃,脾胃失调,胃络失和,气血运行不畅,淤血阻络。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丁香露20-30份、红木香15-25份、桑寄生4-6份、白毛藤10-15份、九里香8-14份、野鸡草5-7份、血藤7-9份、女娄菜30-35份、叶上果根7-12份、老君须4-7份、大蒜10-14份、白芍6-10份、小白薇7-9份、甘草4-6份。
优选的:丁香露25份、红木香20份、桑寄生5份、白毛藤13份、九里香11份、野鸡草6份、血藤8份、女娄菜32份、叶上果根9份、老君须6份、大蒜12份、白芍10份、小白薇8份、甘草5份。
制备方法:按传统的制备方法水煎制成汤剂。
方中:丁香露:温胃止痛;血藤:养血消瘀,理气化湿;红木香、九里香:行气止痛,活血散瘀;女娄菜:活血,散积健脾;叶上果根:祛风,活血,镇痛;小白薇:活血止痛、健脾益肾;野鸡草:温肾调气;桑寄生:补肝肾、益血脉;老君须:补肾,健脾,化毒;白英:解毒消肿、抗癌;大蒜:行滞消积,解毒健脾,抗癌防癌、抑菌;白芍:补血柔肝、平肝止痛、抗炎抑菌;甘草:补气益中,调和诸药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月胃镜及病理活检确诊为CAG患者共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门诊11例,住院16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37~77岁,平均52.6岁,病程2.6~25年,平均16.8年;HP阳性12例。对照组27例,门诊13例,住院14例,男15例、女12例,年龄34~76岁,平均47.3岁,病程2.5~22年,平均15.8年;HP阳性10例。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行胃镜检查确诊,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深圳)》中关于CAG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并所有患者均有胃脘疼痛,纳差,痞满,嘈灼,饥而不食,时有恶心口干,大便干燥等症状。胃镜下可见胃粘膜颜色变淡,呈淡红、灰黄,重者呈灰白或灰蓝色,粘膜下血管显著,粘膜皱襞细小甚至消失,当萎缩性胃炎伴有腺体颈部过度增生或肠上皮化生时,粘膜表面粗糙不平,呈颗粒状或结节状,萎缩粘膜脆性增加,易出血,并可有糜烂灶。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3.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饮食治疗等一般治疗,对照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常规西药口服治疗:①埃索美拉唑肠溶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379),20mg/次,2次/d;②Hp阳性者:阿莫西林胶囊(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0581),1g/次,2次/d;治疗组加用以上中药组合物(丁香露25g、红木香20g、桑寄生5g、白毛藤13g、九里香11g、野鸡草6g、血藤8g、女娄菜32g、叶上果根9g、老君须6g、大蒜12g、白芍10g、小白薇8g、甘草5g),每日一剂,水煎400ml早晚分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
2.疗效标准根据治疗前后患者病情参考王学武等学者研究制定疗效标准:痊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胃镜示病灶明显好转,病理检查示异常消失,Hp阴性;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胃镜示病灶好转,病理检查示异常消失或减轻2个级别,Hp阴性或减轻;有效: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胃镜示病灶好转超过一半,病理检查示异常减轻1个级别,Hp减轻;无效:达不到有效最低标准。痊愈、显效和有效之和为总有效。
3.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30%优于对照组的8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疗效对比数据见表1。
表1两组疗效对比
6.不良反应:对照组治疗期间有5例患者出现皮疹,6例患者倦怠乏力。治疗组2例出现皮疹。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高伟,未经赵高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49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节水水箱
- 下一篇:食品工业废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