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接收板的测试治具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65153.9 | 申请日: | 2013-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7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潘佳洁;陈养彬;方继勇;肖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世纪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2 | 分类号: | G01R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47 | 代理人: | 刘卫宇 |
地址: | 201318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接收 测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接收板的测试治具。
背景技术
目前,对自平衡两轮车的无线接收板的测试是利用无线语音电路板的测试治具来完成。在测试时,由于仅仅依靠无线接收板上的接插件与无线语音电路板的测试治具实现连接定位,因此很容易发生无线接收板的测试通孔与测试治具上的顶针接触不良的现象,导致测试结果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无线接收板测试治具,其能确保无线接收板的测试通孔与测试治具上的顶针稳定接触,从而提高测试良率。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线接收板的测试治具,包括:
底座,该底座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一顶板;
多根顶针,该多根顶针穿过壳体的顶板,并固定在该顶板上;
测试电路板,与多根顶针电连接;
承载板组件,包括承载板和承载板升降导向机构;承载板位于壳体的上方,用于支撑待测的无线接收板;该承载板上设有多个顶针通孔,该多个顶针通孔与无线接收板的多个测试通孔一一对应;该承载板可以由一初始位置移动到一测试位置,在承载板位于初始位置时,该多根顶针的上端一一对应地分别伸进承载板的多个顶针通孔内,在承载板位于测试位置时,无线接收板的多个测试通孔一一对应地分别穿套在多根顶针上;
下压机构,用于将承载板由初始位置下压到测试位置;在承载板部被下压到测试位置时,该下压机构可保持压住承载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当承载板部被下压到测试位置时,该下压机构保持压住承载板,使无线接收板的测试通孔与测试治具上的顶针能够获得良好的电接触,极大地提升了测试良率,从而也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另外,本发明操作简单,减少了人工安装及检验工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无线接收板测试治具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放置有待测的无线接收板的承载板处于初始位置。
图2是本发明无线接收板测试治具的主视示意图,其中,放置有待测的无线接收板的承载板处于初始位置。
图3是图2的D-D剖视图。
图4是图2的俯视示意图,其中,放置有待测的无线接收板的承载板处于初始位置。
图5是图1中的壳体顶板、承载板以及无线接收板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5的P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壳体顶板、承载板以及无线接收板的剖视图,其中,承载板处于初始位置。
图8是图7的B-B剖视图。
图9是图7的C-C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无线接收板测试治具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放置有待测的无线接收板的承载板处于测试位置。
图11是本发明的无线接收板测试治具的主视示意图,其中,放置有待测的无线接收板的承载板处于测试位置。
图12是图11的D-D剖视图。
图13是图10中的壳体顶板、承载板以及无线接收板的局部放大图。
图14是图13的P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5是壳体顶板、承载板以及无线接收板的剖视图,其中,承载板处于测试位置。
图16是图15的B-B剖视图。
图17是图15的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17。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无线接收板的测试治具,包括底座1、支架2、测试电路板3、承载板组件、下压机构和顶针6。
底座1包括壳体11。该壳体11由底板111、设置在底板四周的多块侧板112~115以及顶板116组成。该些侧板的下端和上端分别与底板111和顶板116连接,并共同围成一腔室10。支架2固定在壳体11的顶面。测试电路板3设置在壳体的腔室10内,并与多根顶针6电连接。多根顶针6穿过壳体的顶板116,并固定在顶板116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世纪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世纪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51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机柜电源开关防护罩
- 下一篇:波峰焊治具之快速扣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