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引射式三相射流割缝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65362.3 | 申请日: | 2013-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0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林柏泉;李贺;高亚斌;杨威;王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E21F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引射式 三相 射流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射流割缝系统及方法,尤其是一种适用于煤矿井下的双引射式三相射流割缝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瓦斯灾害是制约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障碍,瓦斯事故的发生,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威胁,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目前,瓦斯抽采是治理矿井瓦斯的主要措施。然而,我国煤层瓦斯赋存具有微孔隙、低渗透率、高吸附性的特点,瓦斯治理难度极大,如何高效抽采低透气性煤层瓦斯已成为瓦斯治理的头等难题。
目前,煤层卸压增透措施主要有:深孔爆破、水力压裂等。但由于生产条件、安全条件和生产成本等因素的限制,实际效果并不显著。我国于二十世纪70年代提出了水力割缝卸压增透技术,研究结果证明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煤层透气性,实现了煤层瓦斯的高效抽采。该技术利用高压水射流在已形成的钻孔内对煤体进行切割,在使地应力向深部转移的同时,增大了煤层透气性,提高了单孔影响范围,从而显著降低瓦斯压力,提高抽采效率。
目前水力割缝技术的工作介质主要为纯水,切割能力较弱,且纯水射流在作业过程中存在用水量较大、系统压力过高、回水回煤屑不畅、易堵孔、易喷孔和瓦斯超限等问题,直接影响了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对煤体的卸压增透效果。基于纯水射流割缝工艺存在的问题,研究新型高效射流割缝增透装备及技术以增强射流割缝的能力,提高单孔影响范围,从而增大煤体透气性,同时降低系统作业压力,减少作业过程中的堵孔、喷孔现象,提高作业安全性,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止堵孔、喷孔,具有较强切割能力的双引射式三相射流割缝系统及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双引射式三相射流割缝系统,包括水箱、高压泵、四通、液-固引射器、空气压缩机、液-气引射器、三通、钻机、钻杆和割缝钻头,所述钻杆上设有水辨,水辨经管路依次与三通、液-气引射器、液-固引射器、四通、高压泵和水箱相连,四通与三通之间设有旁通水路,四通与液-固引射器之间设有磨料罐,磨料罐下部设有搅拌器;所述的液-气引射器包括与液-固引射器相连的混合喷嘴和与空气压缩机相连的高压空气喷嘴,所述的液-固引射器包括与四通相连的高压水喷嘴和与磨料罐相连的磨料喷嘴,磨料罐顶部与四通相连。
所述的高压泵和四通之间、空气压缩机和液-气引射器之间均设有单向阀;所述的旁通水路上设有截止阀。
使用上述系统的双引射式三相射流割缝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水从水箱进入高压泵,形成高压水,高压水通过单向阀进入四通;
b、从四通出来的高压水分为三路:下路水通过旁通水路和截止阀进入三通,上路水进入磨料罐,在搅拌器的搅拌作用下,与磨料形成水、磨料混合物,中路水通过高压水喷嘴进入液-固引射器,产生负压,通过磨料喷嘴将磨料罐中的水、磨料混合物引射入液-固引射器;
c、从液-固引射器出来的水、磨料混合物通过混合喷嘴进入液-气引射器,产生负压,通过高压空气喷嘴将空气压缩机产生的压缩空气引射入液-气引射器,水、磨料混合物与压缩空气混合形成三相混合物;
d、从液-气引射器出来的三相混合物进入三通,与旁通水路的高压水混合形成三相射流;
e、三相射流通过水辨和钻杆进入割缝钻头,通过喷射作用对煤体进行割缝。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主要优点有:
a、本发明双引射器结构能形成了高压水、磨料和空气的三相混合射流,充分结合了磨料粒子的高频冲蚀、磨削作用、气泡的气蚀作用以及高压水的脉冲水锤作用,加剧了对煤体的破坏,有效提高了射流切割能力,促进了煤体的卸压增透作用,增强了瓦斯抽采效果;
b、通过搅拌器的搅拌作用使水与磨料充分混合,有效杜绝了磨料粒子板结、沉淀现象,通过设在旁通水路上的截止阀,能对三相射流的介质配比进行实时调节;
c、在充分保证割缝效果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系统工作的门限压力,提高了作业安全性;
d、在充分保证割缝效果的同时,通过气体介质的引入,解决了纯水射流存在的用水量大、回水回煤屑不畅、易堵孔、易喷孔和瓦斯超限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双引射式三相射流割缝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液-固引射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液-气引射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53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精度矩形花键轴制造工艺
- 下一篇:一种焊线机下料部可调式承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