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类转运垃圾中转站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66471.7 | 申请日: | 2013-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9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华 |
主分类号: | B65G69/22 | 分类号: | B65G6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6015 贵州省黔东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类 转运 垃圾 中转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卫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对垃圾进行分类转运的分类转运垃圾中转站。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垃圾中转站用于暂时储存由人力收集后转运到中转站的垃圾,现有的垃圾站一般设有升降台和一个大坑,把各种垃圾都倒入坑中;由于转运过来的垃圾还要倒入坑中,再提上来运走上,浪费较大的人力和物力,也给垃圾的转运带来不便;同时,现有的垃圾中转站未能对垃圾分类转运,且易发出异味,对清洁员的身体健康不利,还影响周边的空气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垃圾进行分类储存和转运、方便装卸并对周边环境空气无影响的分类转运垃圾中转站。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分类转运垃圾中转站,包括装卸平台、倾斜运输通道、垃圾储存室、垃圾转运箱、装卸板和倒车参照线;所述装卸平台是一凸起结构,其高度与所配的转运车的车斗的高度相等,装卸平台至少设有一条倾斜运输通道,所述倾斜运输通道作为清洁员将人力车等将垃圾运输到装卸平台,方便装载垃圾箱;所述装卸平台上至少设有一个装卸板,作为把垃圾箱从转运车卸下或从装卸平台将垃圾箱装到转运车上装卸平台与转运车车斗之间的过渡连接;所述装卸平台的后方设有垃圾储存室,作为垃圾的暂时储存场所,储存室之间相连通。
所述分类转运垃圾中转站以网状的方式设置,站与站之间相连从而可以相互交换垃圾,分类好的垃圾分别转运到不同的垃圾处理终端进行处理。
所述装卸平台的大小根据所需设置垃圾中转站承受周围的垃圾产量来设置,其高度根据所配置的转运车的车斗的高度来确定。
所述装卸平台可设有多个阶梯式装卸平台,各装卸平台分别对应各高度相同的转运车,相邻的装卸平台之间设有倾斜通道,以倾斜通道相连接。
所述倾斜运输通道一端与装卸平台连接为一体,另一端与地面相连接,其与水平地面所形成的倾斜角以30o左右为宜,以便即使是人力转运车也能轻松地就可以将垃圾推上装卸平台。
所述垃圾储存室为多间储存室,分别为瓶类垃圾、纸类垃圾储存室,玻璃、金属垃圾储存室,废旧电池垃圾等其它有害物质垃圾和塑料垃圾储存室,果皮、食品等易腐烂发臭垃圾、液体垃圾、杂物垃圾和其它类别的垃圾储存室。
所述多间垃圾储存室前面设有卷帘门,垃圾储存室与垃圾储存室之间设有相通的门。
所述多间垃圾储存室在同一间储存室中分别设有至少两个区域分别储存不同类型的垃圾。
所述垃圾转运箱放置在各社区或垃圾集中收集点,用于储存各类分类好的垃圾;清洁员把从收集起来的各类垃圾分别分类倒入相应的垃圾转运箱中,通过转运车把倒入垃圾转运箱的垃圾运输到分类转运垃圾中转站。
所述垃圾转运箱的底部设有四个轮子。
所述装卸板一端为折弯板,另一端为长方体状水平板块,设置此装卸板时,折弯板与水泥连为一体,另一端超出装卸平台35~50cm;装卸板的上表面与装卸平台在同一水平线上。
所述装卸板的宽度小于转运车车斗的宽度而大于转运箱的宽度,以方便装卸垃圾箱。
所述长方体状水平板块末端上下表面向中间合并形成凸台。
所述装卸板的高度高于转运车车斗1~2cm,当转运车靠近装卸平台,装卸板有一部分伸入车斗内。
所述装卸板的材料以钢铁材料,以铸件为宜。
所述倒车参照线包括左右限位线和靠近装卸平台时转运车车尾与装卸平台的距离刻度线,刻度上标有数据;所述倒车参照线用于帮助转运车司机能准确倒车使转运车靠近装卸平台,当倒车时,司机只要留意倒车参照线就可以知道车斗靠近装卸平台的情况和车斗与装卸平台的左右偏差情况。
所述垃圾转运箱的表面标有提示收集垃圾类型的文字和图示,引导人们正确分类投放垃圾。
因此,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装卸平台,方便装卸垃圾,能分类转运垃圾;
(2).通过装卸平台装卸垃圾,减轻清洁员的劳动强度;
(3).避免垃圾发出异味而影响清洁员的身体健康和中转站周边的空气质量;
(4).成本低廉,使用范围广;
(5).结构简单,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分类转运垃圾中转站未设置屋顶时的结构总图。
图2为本发明分类转运垃圾中转站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设有两个装卸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装卸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华,未经杨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64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锁放链齿轮箱
- 下一篇:一种开沟机用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