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抽滤装置及抽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67912.5 | 申请日: | 2013-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5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少庆;王国平;张玉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29/085 | 分类号: | B01D29/085 |
代理公司: | 长春科宇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001 | 代理人: | 马守忠;黄相君 |
地址: | 130021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抽滤装置及抽滤方法,属于实验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分析测试工作中许多样品为固液混合物,如各种浸提液、废水、溶解液、泥浆、沉渣液等,需要对其固、液相进行分离后,分别对固相和液相进行测定。如图1所示, 现有抽滤装置一般由真空泵和过滤装置组成(如北京京仪百方科技有限公司液,HPD系列无油真空泵,FB-01T过滤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抽滤装置包括圆形刻度漏斗1,弹簧夹2、液相过滤膜和玻璃砂芯漏斗3、接收瓶4和真空泵;玻璃砂芯漏斗3的上部有抽气短管5,液相过滤膜置于圆形刻度漏斗1和玻璃砂芯漏斗3之间,然后,通过弹簧夹2把圆形刻度漏斗1和玻璃砂芯漏斗3固定并连接,玻璃砂芯漏斗3的下部置于接收瓶4中,用橡胶管连接玻璃砂漏斗3上的抽气短管5与真空泵;抽滤进入到接收瓶中。接收瓶的容量分为1L,2L和5L。测定液相是需要将溶液从接收瓶中倒到比色管等容器内。日常测试工作中,过滤到接来说相对太少,而且要反复将接收瓶中溶液倒出和清洗接收瓶,同时使得工作强度变大,工作效率不高。而且,如果接收瓶冲洗不干净,还会使样品间交叉污染,增加了实验误差和不准确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在抽滤过程中要反复清洗接收瓶,实验误差大,工作强度高,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抽滤装置及抽滤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抽滤装置包括圆形刻度漏斗1,弹簧夹2、液相过滤膜和玻璃砂芯漏斗3、接收瓶4和真空泵;玻璃砂芯漏斗3的上部有抽气短管5,液相过滤膜置于圆形刻度漏斗1和玻璃砂芯漏斗3之间,然后,通过弹簧夹2把圆形刻度漏斗1和玻璃砂芯漏斗3固定并连接,玻璃砂芯漏斗3的下部置于接收瓶4中,用橡胶管连接玻璃砂漏斗3上的抽气短管5与真空泵;其特征在于,将衬管6置于衬管托7中,衬管托7用来将衬管6托起使管口与接收瓶4瓶口平齐,使衬管6不会在接收瓶4中倾倒并便于玻璃砂芯漏斗3的下部置于衬管6中接收滤液,两者同时置于接收瓶4中,玻璃砂芯漏斗3的下部置于衬管6中。所述的衬管6优选比色管。
基于所述的一种抽滤装置的一种抽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和条件如下:
将衬管托7放入到接收瓶4中,选择衬管6,衬管6插入到衬管托7中,砂漏斗3下端插入接收瓶4中,同时玻璃砂漏斗下端出液口插入到衬管6中,在玻璃砂漏斗3上表面放上滤膜,扣上圆形刻度漏斗1用弹簧夹2将圆形刻度漏斗1和玻璃砂漏斗3固定,用橡胶管连接玻璃砂漏斗3上的抽气短管5与真空泵。将待滤液倒入到圆形刻度漏斗1中。打开真空泵,溶液穿过滤膜和玻璃砂漏斗3进入到衬管6中。圆形刻度漏斗1中溶液滤完时,关闭真空泵,取下弹簧夹2,取下圆形刻度漏斗1冲洗内壁,取下滤膜,取下玻璃砂漏斗3并冲洗中间出液管内壁,取出装有溶液的衬管6。换上一支新的衬管6。重复上述操作。衬管6中溶液待测。
有益效果:本发明涉及一种抽滤装置和抽滤方法。抽滤装置构思巧妙,易于操作使用,仅在现有抽滤装置基础上加一根衬管和衬管托,本发明的抽滤装置,抽滤液进入到衬管6中。抽滤的方法在更换抽滤样品时,只要更换衬管,而不用清洗接收瓶,节省人力物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样品间交叉污染,减少了实验误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抽滤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抽滤装置的衬管6及衬管托7剖面图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抽滤装置包括圆形刻度漏斗1,弹簧夹2、液相过滤膜和玻璃砂芯漏斗3、接收瓶4和真空泵;玻璃砂芯漏斗3的上部有抽气短管5,液相过滤膜置于圆形刻度漏斗1和玻璃砂芯漏斗3之间,然后,通过弹簧夹2把圆形刻度漏斗1和玻璃砂芯漏斗3固定并连接,玻璃砂芯漏斗3的下部置于接收瓶4中,用橡胶管连接玻璃砂漏斗3上的抽气短管5与真空泵;其特征在于,将衬管6置于衬管托7中,衬管托7用来将衬管6托起使管口与接收瓶4瓶口平齐,使衬管6不会在接收瓶4中倾倒并便于玻璃砂芯漏斗3的下部置于衬管6中接收滤液,两者同时置于接收瓶4中,玻璃砂芯漏斗3的下部置于衬管6中。所述的衬管6优选比色管。
本实施例的抽滤装置为常见标准型号,衬管6为标准10mL,25mL,50mL玻璃比色管,尺寸分别为:外径15mm,高125mm;外径20mm,高175mm;外径25mm,高190mm。
衬管6比衬管托7高出5 mm,以便于更换衬管6时方便取出。
10mL比色管对应的衬管托7参数为:底厚95mm,内径17mm、外径28mm,高度为2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79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