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电力需求响应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68627.5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0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刘燕;叶军;田晓军;刘延乐;李向军;丁科;戴宏伟;刘尚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4 | 分类号: | H02J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黄熊;王宝筠 |
地址: | 71006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电力 需求 响应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实现电力需求响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确定进行电力需求响应分析的基准时间点;
以基准时间点所在的时段为终点,采集基准时间点所在的时段之前的预设期间内用电终端的用电数据,所述预设期间包括等长的多个基本时段,所述基本时段的长度等于基准时间点所在的时段的长度;
分别统计每个基本时段内与基准时间点相同时刻上的用电数据,并对各相同时刻对应的用电数据进行运算以得到用电终端的基线负荷;
利用基线负荷控制用电终端的用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统计得到每个基本时段内与基准时间点相同时刻上的用电数据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用电数据进行筛选以除去不合格的基本时段,所述不合格的基本时段为该基本时段内的所述相同时刻上的用电数据与全部基本时段内的所述相同时刻上的用电数据的均方差超过预设的距离阀值;
所述对各相同时刻对应的用电数据进行运算以得到用电终端的基线负荷具体为对经过筛选后剩下的基本时段的相同时刻对应的用电数据进行运算以得到用电终端的基线负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基准时间点所在的时段内,采集基准时间点之前的预设个数的时间点对应的用电数据,计算该预设个数的时间点对应的用电数据的平均值作为第一平均值;
在经过筛选后剩下的基本时段内,采集与基准时间点相同的时刻之前的预设个数的时间点对应的用电数据,计算该预设个数的时间点对应的用电数据的平均值作为第二平均值;
用第一平均值除以第二平均值得到气象修正因子;
用气象修正因子修正所述用电终端的基线负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置气象修正因子的区间,当用第一平均值除以第二平均值得到的气象修正因子大于该区间的上限值时,则用该上限值修正所述用电终端的基线负荷;当用第一平均值除以第二平均值得到的气象修正因子小于该区间的下限值时,则用该下限值修正所述用电终端的基线负荷。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基准时间点所在的时段是否为历史时段,如果是,则将所述基线负荷与基准时间点的当前负荷进行加权平均,所述基线负荷所占的比重大于基准时间点当前负荷的比重,所述利用基线负荷控制用电终端的用电具体为利用加权平均的结果控制用电终端的用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时间点为一个小时,所述基准时间点所在的时段为一天,所述预设期间为10天,所述气象修正因子的区间为0.85~1.15,所述基线负荷所占的比重为90%,所述基准时间点当前负荷的比重为10%。
7.一种实现电力需求响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基准时间点确定单元、用电数据采集单元、基线负荷计算单元和用电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基准时间点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进行电力需求响应分析的基准时间点;
所述用电数据采集单元,用于以基准时间点所在的时段为终点,采集基准时间点所在的时段之前的预设期间内用电终端的用电数据,所述预设期间包括等长的多个基本时段,所述基本时段的长度等于基准时间点所在的时段的长度;
所述基线负荷计算单元,用于分别统计每个基本时段内与基准时间点相同时刻上的用电数据,并对各相同时刻对应的用电数据进行运算以得到用电终端的基线负荷;
所述用电控制单元,用于利用基线负荷控制用电终端的用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用电数据筛选单元,用于对用电数据进行筛选以除去不合格的基本时段,所述不合格的基本时段为该基本时段内的所述相同时刻上的用电数据与全部基本时段内的所述相同时刻上的用电数据的均方差超过预设的距离阀值;所述基线负荷计算单元具体用于对经过筛选后剩下的基本时段的相同时刻对应的用电数据进行运算以得到基线负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862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控中间总线架构优化
- 下一篇:一种瓷绝缘子染污用自动旋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