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子健康档案数据的个人隐私保护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70475.2 | 申请日: | 2013-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4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何利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G06F21/10;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00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子 健康 档案 数据 个人隐私 保护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用于电子健康档案数据的个人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个人电子健康数据;
S2:对所述个人电子健康数据进行随机加扰;
S3:将加扰后的个人电子健康数据传输至中心服务器端;
S4:中心服务器收集来自各个人终端上传的加扰后的电子健康数据;
S5:在中心服务器端对海量的电子健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健康档案数据的个人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使用个人电子健康数据采集装置采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健康档案数据的个人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随机加扰操作,通过在源采集指标数据上添加随机噪声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健康档案数据的个人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噪声数据,服从特定的统计概率分布,由随机数发生器产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健康档案数据的个人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5中,数据统计分析处理操作包括各种统计聚类、分类、预测、估计、统计最优决策、统计试验设计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健康档案数据的个人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的装置是由个人电子健康数据采集存储装置、数据随机加扰装置、数据传输装置、中心服务器组成;
个人电子健康数据采集存储装置是用于采集、存储个人健康源数据的终端设备,由传感装置、集成电路和存储芯片构成;
数据随机加扰装置是运行特定加扰方法的终端数据处理装置,该装置将个人电子健康数据采集存储装置中保存的、尚未进行处理的数据取出,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加扰运算,得到随机加扰数据,然后将随机加扰数据通过数据传输装置发送至中心服务器;
数据传输装置用于在终端与远程中心服务器端之间传输运送数据,包括采用光纤、同轴线的有线通信装置和采用无线通信信道传输的无线通信装置,传输方式遵循已有的通信协议;
数据随机加扰装置为运行数据随机加扰方法的计算设备;数据随机加扰装置与数据传输装置间可通过USB、光纤、同轴电缆、Wifi方式进行通讯;数据传输装置与中心服务器间通过无线信道或采用光纤、同轴线的有线通信信道进行通讯,通信过程遵循已有的通信协议;
中心服务器用于存储开放的、可供用户访问、分析的数据,即海量不同终端通过数据传输装置上传的经过随机加扰处理后的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健康档案数据的个人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个人电子健康数据获取模块中,使用各种传感器实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健康档案数据的个人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输出服从特定概率分布随机噪声数据,并将其与源个人电子健康数据进行叠加。
9.一种用于电子健康档案数据的个人隐私保护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是由个人电子健康数据采集存储装置、数据随机加扰装置、数据传输装置、中心服务器组成;
个人电子健康数据采集存储装置是用于采集、存储个人健康源数据的终端设备,由传感装置、集成电路和存储芯片构成;
数据随机加扰装置是运行特定加扰方法的终端数据处理装置,该装置将个人电子健康数据采集存储装置中保存的、尚未进行处理的数据取出,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加扰运算,得到随机加扰数据,然后将随机加扰数据通过数据传输装置发送至中心服务器;
数据传输装置用于在终端与远程中心服务器端之间传输运送数据,包括采用光纤、同轴线的有线通信装置和采用无线通信信道传输的无线通信装置,传输方式遵循已有的通信协议;
数据随机加扰装置为运行数据随机加扰方法的计算设备;数据随机加扰装置与数据传输装置间可通过USB、光纤、同轴电缆、Wifi方式进行通讯;数据传输装置与中心服务器间通过无线信道或采用光纤、同轴线的有线通信信道进行通讯,通信过程遵循已有的通信协议;
中心服务器用于存储开放的、可供用户访问、分析的数据,即海量不同终端通过数据传输装置上传的经过随机加扰处理后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047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组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电池组
- 下一篇: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