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缸盖的水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70700.2 | 申请日: | 2013-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5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藤井健史;井川诚崇;松持祐司;福田启三;铃木百合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F1/40 | 分类号: | F02F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缸盖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缸盖的水套结构,尤其是,涉及一体地形成有使多个排气口汇集的废气汇集部的气缸盖的水套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气缸盖,已知有一体地形成有使从多个燃烧室延伸的多个排气口汇集的废气汇集部的气缸盖。在这样的气缸盖中,为了充分冷却容易成为高温的废气汇集部,除了冷却燃烧室的燃烧室用水套之外,还设置有冷却排气口和废气汇集部的排气用水套。
此外,在气缸盖的气缸列方向上的一侧表面形成有作为流过排气用水套内部的冷却液的出口的开口部和作为流过燃烧室用水套内部的冷却液的出口的开口部,并且,安装有将从开口部排出的冷却液提供给散热器或加热器等的出水口。多个开口部形成为在一侧表面的宽度方向上隔开预定间隔,在出水口的内部,形成有使从多个开口部排出的冷却液汇合的单一的空间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3378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空间部沿着一侧表面的宽度方向形成有大致一定的纵截面积,因此,从排气用水套流入的冷却液和从燃烧室用水套流入的冷却液容易在空间部内碰撞,空间部内的冷却液的流动紊乱。因此,存在冷却液容易滞留在空间部内,进而使流过各个水套内部的冷却液的流速下降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气缸盖的水套结构,其能够抑制流过各个水套内部的冷却液的流速下降。
本发明的气缸盖的水套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盖的水套结构具有:形成在气缸盖的底面的多个燃烧室顶部;多个排气口,它们与所述多个燃烧室顶部中的各个燃烧室顶部分别连通;废气汇集部,其在所述气缸盖的内部使所述多个排气口汇集;燃烧室用水套,其冷却所述燃烧室顶部;上侧排气用水套,其相对于所述废气汇集部配置在气缸轴线方向上的上侧,冷却所述废气汇集部;下侧排气用水套,其相对于所述废气汇集部配置在气缸轴线方向上的下侧,冷却所述废气汇集部;第1出口开口部,其在所述气缸盖的气缸列方向上的一侧表面上开口,成为流过所述上侧排气用水套内部的冷却液的出口;第2出口开口部,其在所述气缸盖的气缸列方向上的一侧表面上开口,成为流过所述下侧排气用水套内部的冷却液的出口;第3出口开口部,其在所述气缸盖的气缸列方向上的一侧表面上开口,成为流过所述燃烧室用水套内部的冷却液的出口;以及出水口,其被安装在所述气缸盖的气缸列方向上的一侧表面,将从所述第1出口开口部~所述第3出口开口部排出的所述冷却液提供给其它部件,所述第1出口开口部和所述第2出口开口部被形成为在所述气缸列方向上的一侧表面的宽度方向上与所述第3出口开口部隔开预定间隔,在所述出水口的内部,形成有与所述第1出口开口部~所述第3出口开口部连通的单一的空间部,所述空间部具有:第1空间部,其被设置在与所述第1出口开口部和所述第2出口开口部对应的位置,主要向散热器提供所述冷却液;第2空间部,其被设置在与所述第3出口开口部对应的位置,主要向加热器提供所述冷却液;以及收缩部,其被设置在与所述第1出口开口部、所述第2出口开口部和所述第3出口开口部之间对应的位置,且纵截面的面积比所述第1空间部和所述第2空间部小。
此外,“气缸轴线方向上的上下”是指:相对于作为与气缸轴线垂直的平面的气缸垂直平面,以成为上方的一侧为上侧,以成为下方的一侧为下侧。
根据本发明,在出水口的内部形成的空间部具有:第1空间部,其被设置在与第1出口开口部和第2出口开口部对应的位置,主要向散热器提供冷却液;第2空间部,其被设置在与第3出口开口部对应的位置,主要向加热器提供冷却液;收缩部,其被设置在与第1出口开口部、第2出口开口部和第3出口开口部之间对应的位置且纵截面的面积比第1空间部和第2空间部小,因而能够容易地以收缩部为分界,产生从上下的排气用水套经过第1空间部朝向散热器的流动和从燃烧室用水套经过第2空间部朝向加热器的流动。由此,从上下的排气用水套流入的冷却液与从燃烧室用水套流入的冷却液在空间部内很难碰撞,空间部内的冷却液的流动变得稳定。因此,冷却液难以在空间部内滞留,进而能够抑制流过各个水套内部的冷却液的流速下降。
此外,如果采用隔断第1空间部和第2空间部之间的结构,则不能将从燃烧室用水套流入第2空间部的冷却液导入散热器中,但是根据本发明,由于设置有收缩部,因而在第1空间部和第2空间部之间,彼此不会对冷却液的流动带来大的影响,从而允许冷却液从第2空间部流入第1空间部。由此,从上下的排气用水套流入的冷却液与从燃烧室用水套流入的冷却液能够均衡地汇合,从而能够充分确保对散热器的冷却液的提供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07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三维可视化展示的火电厂监测方法
- 下一篇:一体化可移动应急通信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