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辣椒味沐浴乳配方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70868.3 | 申请日: | 2013-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5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友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友望 |
主分类号: | A61K8/92 | 分类号: | A61K8/92;A61K8/42;A61Q19/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邱奕才;江裕强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辣椒 沐浴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沐浴乳配方,特别是一种辣椒味沐浴乳配方。
背景技术
沐浴露成为中国南方家庭必需品,南方气候温暖,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时间长,由于北回归线从北郊通过和海洋性气候的调节,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常青,这种气候使南方人养成了勤于洗浴的习惯。沐浴露不再是简单的清洁肌肤,更注重沐浴所带来清凉舒爽,滋润柔滑的感受,成为近几年来人们对沐浴所追求的更高享受。
同样的,在南方生活的人们对寒冷的抵抗能力也是较差的,特别是在洗澡过后被冷风一吹,人体很容易感冒。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辣椒味,在冬天用来洗澡可以让身体发热,让人在洗澡过后倍感舒适而又不惧怕寒冷的沐浴乳配方。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辣椒味沐浴乳配方,各组分及其重量为:辣椒素1-2份、烷基磷酸盐17-19份、烷基磺化琥珀酸盐24-25份、烷醇酰胺15-16份、烷基葡萄糖苷21-24份、月桂醇聚氧乙烯醚59-62份、椰子油酸二乙醇胺18-21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10-12份、水溶性香精1-2份、食盐1-2份、凯松1-2份、珠光剂2-3份、水150-155份。
最佳的,一种辣椒味沐浴乳配方,各组分及其重量为:辣椒素1份、烷基磷酸盐19份、烷基磺化琥珀酸盐24份、烷醇酰胺16份、烷基葡萄糖苷21份、月桂醇聚氧乙烯醚59份、椰子油酸二乙醇胺21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10份、水溶性香精2份、食盐2份、凯松1份、珠光剂2份、水155份。
制备方法:将所有组分混合均匀即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沐浴乳配方特有的辣椒素,在冬天用来洗澡可以让身体发热,让人在洗澡过后倍感舒适而又不惧怕寒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辣椒味沐浴乳配方,各组分及其重量为:辣椒素2份、烷基磷酸盐17份、烷基磺化琥珀酸盐25份、烷醇酰胺15份、烷基葡萄糖苷24份、月桂醇聚氧乙烯醚62份、椰子油酸二乙醇胺18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12份、水溶性香精1份、食盐1份、凯松2份、珠光剂3份、水150份。
实施例二:
一种辣椒味沐浴乳配方,各组分及其重量为:辣椒素1份、烷基磷酸盐19份、烷基磺化琥珀酸盐24份、烷醇酰胺16份、烷基葡萄糖苷21份、月桂醇聚氧乙烯醚59份、椰子油酸二乙醇胺21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10份、水溶性香精2份、食盐2份、凯松1份、珠光剂2份、水155份。
实施例一、二制备方法均一致,既将所有组分混合均匀即成。
两个实施例为用料一致,但是使用份量不一的配方,经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实施例一中各成分用量较少,但是辣椒素用量较多,该配方适用与北方人使用,因北方人多食辣椒,对该沐浴乳配方所制成的辣椒味有天生的适应能力,进而其所特有的辣椒味反而能更好地激起他们对该配方的喜爱之情,而且其香精用量较少,可以尽量避免覆盖掉辣椒素的味道,其中凯松这种防腐剂用量较多,也符合北方人少洗澡的生活习惯,所制成的成品可以保存更长时间,但是因该配方对北方人比较适用,而且使用次数并不频繁,因此该沐浴乳配方不适合大多数人;
实施例二中各成分用量均匀,而且辣椒素的用量也不多,用量较多的香精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将辣椒素的味道覆盖,仅保留其辣而不存其味,在南方冬天用之洗澡可以让人的身体发热,在洗澡后倍感舒适,而且其食盐用量多,可以增加沐浴乳的粘稠度,凯松这种防腐剂的用量较少,也符合南方人对沐浴乳的经常使用习惯,因此该沐浴乳配方适合大多数南方人使用,其市场空间也更广。
由以上两种实施例可知实施例二是最佳实施例配比,其效果能使人的身体在用其洗浴后会浑身发热,在冬天使用让人倍感舒适,也适宜大部分人食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友望,未经陈友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08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