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防专用频点的自组织网络路由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70910.1 | 申请日: | 2013-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74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发明(设计)人: | 颜颐欣;孟绍良;李胜明;牛芙蓉;孔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84/18 | 分类号: | H04W84/18;H04W88/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防 专用 组织网络 路由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防专用频点的自组织网络路由器。
背景技术
城市人防警报统控网络,从九十年代应用至今先后采用不同的统控方式,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新的技术用于无线统控,使无线统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当前信息化时代,新的控制技术,正在淘汰原有的无线通信控制结构。现在无线警报控制的应用中基本都采用星型网络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随着城市电磁环境干扰加大,城市楼群大面积增高,遮挡了警报控制信号传输,出现的数据包丢失及信号接收不到等现象。
无线自组织网络是指一组带有无线收发装置的移动节点组成的一个多跳的临时性自治系统,如图1所示,其具有动态网络管理和网络优化的功能。其定义了网络中每个节点的地位平等,即具有路由器的功能,也具有原子节点的所属功能(在人防警报应用中主要指控制人防警报的播放)。自组织网络系统中没有固定的路由器,主控中心与节点之间的通信是通过节点间的多级多跳实现。
针对当前的人防警报网络系统中的存在的数据包不完整及信号接收不到等现象,如何改进当前的无线网络结构,使其具有自组织网络结构,使得主控中心与下属节点之间的通信,可以通过中间节点的接收和转发实现,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人防专用频点的自组织网络路由器,改进当前的无线网络结构,通过自组织网络模型利用人防警报网络中的通信节点转发信息,减少城市环境及距离对警报控制信号传输的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防专用频点的自组织网络路由器,包括人防警报控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自组织网络控制模块,所述人防警报控制模块以单片机为主控制器,用于实现人防警报报警及处理相应指令信息,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实现人防专用频带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组织网络控制模块以ARM处理器为主控制器,位于所述人防警报控制模块和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之间,用于控制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发送和接收以及与所述人防警报控制模块之间的信息交换。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自组织网络控制模块由ARM最小系统、电声警报模块和无线数传通信模块组成。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ARM最小系统包括微处理器、SDRAM、Flash、串行接口和JTAG及复位接口。所述微处理器为LPC3250微处理器。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声警报模块包括立体声音频编解码器UDA1380芯片、IIS总线和IIC总线,所述UDA1380芯片与所述LPC3250微处理器连接。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无线数传通信模块为北京捷麦通信器材有限公司生产的D21DH的小型无线数传通信模块,通过RS232与所述ARM最小系统进行通信。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自组织网络的路由协议为AODV协议。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人防专用频点的自组织网络路由器通过自组织网络模型,利用原网络中的通信节点转发信息,从而减少城市环境及距离对警报控制信号传输的影响,有效降低了数据包不完整及信号接收不到等现象。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人防警报自组织网络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物理层结构图;
图3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ARM控制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路由协议AODV协议数据传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人防报警网络系统网络结构的物理层支持支持点对点之间的无线信号接收和发送与人防警报的播放。但是由于自组织网络结构的复杂性,使其无法满足自组织网络的功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人防专用频点的自组织网络路由器,以解决该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人防专用频点的自组织网络路由器在现有网络物理层的基础上增加了性能更优的ARM处理器模块,使节点可以更丰富的开发路由协议等应用以支持自组织网络结构。新的物理层结构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09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银行款箱安全出入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用途床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