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震反演低频模型的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71113.5 | 申请日: | 2013-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70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魏超;李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震 反演 低频 模型 构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地震模型的构建技术,具体的讲是一种地震反演低频模型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地震勘探是在地表激发人工震源,由震源引起的震动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地下传播,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向上反射传回地表,然后由检波器记录反射回来的地震波,从而得到地震记录(也叫地震资料)。地震记录是经由地下介质而得到的,必然受到地下介质物理性质(如岩性、密度、孔隙度等)的影响,其中不仅包含有反射波,还包含有噪声、直达波、面波等。要利用地震记录进行地下储层的油气预测,首先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去除各种噪声、直达波和面波。地震记录中的面波能量非常强,频率仅在十几赫兹以内,通常在频率域对其进行去除。处理后的地震记录,其频率一般从十几赫兹到几十赫兹,十几赫兹以下的频率量值很小。
地震反演是地震储层预测的一项核心技术,是利用各种优化方法将地震资料转换成地下介质的物性参数(如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等)以进行储层预测。由于地震资料缺失十几赫兹以下的数据,在地震资料反演中通常仅仅得到和地震频带匹配的地下介质物性参数数据,而无法得到地下介质物性参数的背景值(也即为物性参数的低频值),也就难以进行储层的定量化预测。在实际反演中,通常的做法是利用地震工区内的测井数据进行井震标定,在地震层位的约束下,利用经过标定的测井数据进行数学插值以建立地下介质物性参数的低频模型(也叫初始模型),再利用初始模型进行反演以得到相对精确的地下介质物性参数。
现有技术中的地质建模主要利用测井数据进行数学插值,但无论插值方式多先进,都难以完全反应地下构造在空间上的真实变化,尤其在测井数量稀少的勘探阶段更是如此。因此,利用测井数据插值得到初始模型进行反演,难以在储层预测中实现定量化描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震反演低频模型的构建方法,首先基于初始模型进行反演,对反演结果高通滤波得到和地震频带匹配的中高频反演结果,然后对初始模型引入趋势驱动进行改变后加上中高频反演结果,将其作为模型再次进行反演,这一过程中高频结果不变,仅采用趋势驱动方式逐步恢复真实低频,提高反演精度,为复杂区地震勘探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地震反演低频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采集经过保幅处理的地震资料、地震工区内相应的测井数据;根据已知先验地质层位与钻井层位对所述的测井数据进行井震标定;对经过井震标定的测井数据进行插值,以建立波阻抗的初始模型;根据所述地震资料对所述的初始模型进行优化,得到优化波阻抗;对所述的优化波阻抗进行高频滤波,得到高频反演结果;对所述初始模型利用趋势驱动进行改变,得到改变模型;根据所述的改变模型以及高频反演结果得到新模型;根据所述的地震资料对所述的新模型进行优化,得到最优波阻抗;根据所述的最优波阻抗以及所述的高频反演结果确定地震反演低频模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震反演低频模型的构建方法,在反演过程中提出利用趋势驱动的方式来逐步恢复地下介质物性参数的真实低频背景,突破了现有地质建模主要采取测井插值的瓶颈,解决了因地震数据低频缺失导致反演结果难以定量化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反演精度,在地下复杂储层的预测中有明显的效果。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震反演低频模型的构建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图1中的步骤S104的具体流程图;
图3为图2中的步骤S201的具体流程图;
图4为图2中的步骤S203的具体流程图;
图5为图1中的步骤S108的具体流程图;
图6为图5中的步骤S501的具体流程图;
图7为图5中的步骤S503的具体流程图;
图8(a)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用检验井的实际波阻抗数据示意图;
图8(b)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检验井实际波阻抗数据低频部分和低频波阻抗模型的对比示意图;
图8(c)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检验井实际波阻抗数据的高频部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11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