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能型烘干装置的凹印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71123.9 | 申请日: | 2013-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8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姚旻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23/04 | 分类号: | B41F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8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型 烘干 装置 凹印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型烘干装置的凹印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食品、饮料、烟草、医药、保健品、化妆品行业发展很快,对凹印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截至2000年凹印在印刷业中所占份额约为10%;包装印刷中,凹印所占份额为19%,主要集中在软包装材料印刷和纸容器包装印刷。塑料薄膜印刷则几乎全部采用凹印。
凹印机的主要结构均由给纸、给墨、印刷、烘干、收纸5个部分组成,其中,烘干部分是利用电或蒸汽加热的热风,有的用红外线或远红外线灯使印刷品干燥。印刷机印刷品的烘干通常需要采用烘箱来完成,烘箱的烘干方式为:烘箱内部设有电加热管,烘箱外部设置有吹风机,由吹风机对电加热管吹风,其产生的热风通过风嘴吹出对经过的印刷品进行烘干,排风则从烘箱侧边的排风通道排出。
现有技术中卷筒材料在烘干时,存在图案不清晰、油墨转移不均匀的缺陷,影响了印刷质量和印刷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油墨烘干时转移均匀的节能型烘干装置的凹印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节能型烘干装置的凹印机,包括两台以上的印刷装置,设置在所述印刷装置侧端的放卷装置和设置在所述印刷装置另一侧端的收卷装置,所述放卷装置还与放卷裁切装置和放卷牵拉装置相配合,所述收卷装置还与收卷裁切装置和收卷牵拉装置相配合,印刷装置之间设有主传动装置,烘干装置设置在所述印刷装置的顶端,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热风箱箱体,所述热风箱箱体内设置有电加热管,所述热风箱箱体外部设置有风机,风机一侧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热风箱箱体一端面设置有多个吹风嘴,多个吹风嘴横向排列于热风箱箱体的一端,印刷品通过安装在机架上的输送辊输送至热风箱箱体内,所述多个吹风嘴对准输送经过的印刷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烘干装置设计合理,吹风嘴横向排列于热风箱箱体的一端,不仅减少了热风的损失,节约能源,也保证了印刷品图案清晰、油墨转移均匀、印刷质量稳定,可获得良好的印刷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如下:
放卷装置1,放卷裁切装置2,放卷牵拉装置3,烘干装置4,印刷品41,机架42,输送辊43,热风箱箱体44,吹风嘴45,风机46,进风口47,印刷装置5,主传动装置6,收卷裁切装置7,收卷牵拉装置8,收卷装置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节能型烘干装置的凹印机,包括两台以上的印刷装置5,设置在所述印刷装置5侧端的放卷装置1和设置在所述印刷装置5另一侧端的收卷装置9,所述放卷装置1还与放卷裁切装置2和放卷牵拉装置3相配合,所述收卷装置9还与收卷裁切装置7和收卷牵拉装置8相配合,印刷装置5之间设有主传动装置6,烘干装置4设置在所述印刷装置5的顶端,所述烘干装置4包括热风箱箱体44,所述热风箱箱体44内设置有电加热管,所述热风箱箱体44外部设置有风机46,风机46一侧设置有进风口47,所述热风箱箱体44一端面设置有多个吹风嘴45,多个吹风嘴45横向排列于热风箱箱体44的一端,印刷品41通过安装在机架42上的输送辊43输送至热风箱箱体44内,所述多个吹风嘴45对准输送经过的印刷品41。
实际使用过程中,启动风机46,进风口47处进风,通过风机46向热风箱箱体44内的电加热管吹风,其产生的热风通过吹风嘴45排出,由于吹风嘴45横向排列于热风箱箱体44的一端,所排出的热风在对输送经过的印刷品41烘干的同时形成回旋,热风在热风箱箱体44与机架42之间的间隙内不断回旋并对印刷品41进行吹风烘干,不会有热风往热风箱箱体44外部流,其热能能量得到充分利用,节能,且烘干产品均匀,保证产品质量。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釆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11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态燃料的雾化供给装置
- 下一篇:PM2.5及空气污染材料回收再净化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