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独立除湿功能的超低能耗住宅用空气调节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71442.X | 申请日: | 2013-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2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顾卫平;徐鸿仪;濮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3/30;F24F13/2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01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独立 除湿 功能 能耗 住宅 空气调节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调节机组,尤其是一种带独立除湿功能的超低能耗住宅用空气调节机组,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世界上能源越来越紧张,而建筑能耗在整个能源消耗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因此如何降低建筑能耗是节能减排的一个方向,由此极大降低建筑能耗的超低能耗建筑应运而生。而对于该类建筑,尤其是其中的超低能耗住宅建筑如何实现高效的空气调节现在基本还是空白
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适用于超低能耗住宅建筑的高效空气调节机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带独立除湿功能的超低能耗住宅用空气调节机组,实现超低能耗住宅建筑的制冷、制热、除湿、新风及空气净化的高效运行。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带独立除湿功能的超低能耗住宅用空气调节机组,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室内机包括送风风道和排风风道,送风风道的一端为回风口,另一端为送风口;所述排风风道的一端为新风口,另一端为排风口,新风口和排风口由隔板分隔;其特征是:在所述送风风道和排风风道之间安装空气热交换器,回风口分别与送风口和空气热交换器的回风进口连通,空气热交换器的新风进口与新风口连通,空气热交换器的送风出口与送风口之间安装室内翅片换热器和加热盘管,空气热交换器的排风出口与排风口连通;所述室外机包括压缩机、第一四通阀、第二四通阀、轴流风机、室外翅片换热器、第一单向阀和第一节流器,压缩机的排气口分别与第一四通阀的第一接口和第二四通阀的第一接口连接,第一四通阀的第二接口与室外翅片换热器的第一接口连接,第一四通阀的第三接口与压缩机的吸气口连接,第一四通阀的第四接口与室内翅片换热器的第一接口连接,室外翅片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与第一单向阀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单向阀的输出端与双向储液器连接,在第一单向阀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并联第一节流器;所述室内翅片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与第二单向阀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单向阀的输出端与双向储液器连接,第二单向阀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并联第二节流器;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二接口与加热盘管的气口连接,加热盘管的液口与第三单向阀的输入端连接,第三单向阀的输出端与双向储液器连接;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三接口与压缩机的吸气口连接。
在所述室外翅片换热器的一侧安装轴流风机。
在所述送风口和排风口分别安装送风电机和排风风机。
在所述回风口和新风口分别设置回风过滤网和新风过滤网。
本发明所述带独立除湿功能的超低能耗住宅用空气调节机组,实现超低能耗住宅建筑的制冷、制热、除湿、新风及空气净化的高效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所述带独立除湿功能的超低能耗住宅用空气调节机组包括压缩机1、第一四通阀2、第二四通阀3、轴流风机4、室外翅片换热器5、第一单向阀6、第一节流器7、送风电机8、第二单向阀9、第二节流器10、双向储液器11、第三单向阀12、加热盘管13、室内翅片换热器14、回风过滤网15、新风过滤网16、空气热交换器17、排风风机18、回风口19、送风口20、新风口21、排风口22等。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室内机包括送风风道和排风风道,送风风道的一端为回风口19,另一端为送风口20;所述排风风道的一端为新风口21,另一端为排风口22,新风口21和排风口22由隔板分隔;在所述送风风道和排风风道之间安装空气热交换器17,回风口19分别与送风口20和空气热交换器17的回风进口连通,空气热交换器17的新风进口与新风口21连通,空气热交换器17的送风出口与送风口20之间安装室内翅片换热器14和加热盘管13,空气热交换器17的排风出口与排风口22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14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