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72783.9 | 申请日: | 2013-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5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奇轩;邓佩玲;陈国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52 | 分类号: | H01Q1/52;H01Q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史新宏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模块,特别涉及一种体积小且隔离度佳的天线模块。
背景技术
多天线系统(例如MIMO系统)目前被用来提升传输数据率(Data rate)及传输频道容量(Channel capacity)。然而随着便携式电子装置持续小型化,同一便携式电子装置内的多个天线间的距离愈来愈短。当两支天线彼此靠近且支持相同的共振频带时,天线与天线之间的互感效应(Mutual coupling effect)导致天线间的隔离度变差且导致天线效率下降。
一种现有改善隔离度的技术是于二天线之间的接地面添加一槽孔式的共振器(Resonator),如美国专利第US8,085,202号专利所示。但是,此技术的缺点是添加于天线间的共振器会增加天线模块整体的尺寸,与小型化的目标背道而驰。
另一种现有改善隔离度的技术是两天线间通过薄金属条带(Thin metal strip)连接,如美国专利第US8,085,202号专利所示。但是,此技术的缺点是微调此薄金属条带的过程非常复杂,众多参数(例如长度、宽度、相位、连接点…等)需要考虑。
因此,如何发展出一种新的天线模块,能改善天线与天线之间的隔离度,且维持天线良好的传输效能及小型化的尺寸,遂成为本申请进一步要探讨的主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隔离度佳的天线模块。
于是本发明天线模块,包含一接地导体、一第一辐射导体、一第二辐射导体,及一退耦单元。该接地导体具有一第一接地端及一第二接地端。该第一辐射导体具有一供馈入一第一射频信号并邻近该第一接地端的第一馈入端。该第二辐射导体邻近该第一辐射导体,且具有一供馈入一第二射频信号并邻近该第二接地端的第二馈入端。该退耦单元跨接于该第一辐射导体及该第二辐射导体相互邻近处。该退耦单元包括一退耦电容或一退耦电感。
较佳地,该第一辐射导体包括一第一馈入部、一第一接地部及一第一辐射部。该第一馈入部与该接地导体间隔设置且具有该第一馈入端。该第一接地部连接该第一馈入部及该接地导体。该第一辐射部连接该第一馈入部。该第二辐射导体包括一第二馈入部、一第二接地部及一第二辐射部。该第二馈入部与该接地导体间隔设置且具有该第二馈入端。该第二接地部连接该第二馈入部及该接地导体,且该第二接地部邻近该第一接地部。该第二辐射部连接该第二馈入部。该退耦单元包括一跨接于该第一接地部及该第二接地部的退耦电容。
更佳地,该第一接地部具有一由该第一馈入部朝该第二辐射导体延伸的第一接地段,及一概与该第一接地段垂直且连接该第一接地段及该接地导体的第二接地段。该第二接地部具有一由该第二馈入部朝该第一辐射导体延伸的第三接地段,及一概与该第三接地段垂直且连接该第三接地段及该接地导体的第四接地段。该退耦电容是跨接于该第二接地段及该第四接地段。
或者,该第一辐射导体包括一第一馈入部、一第一接地部及一第一辐射部。该第一馈入部与该接地导体间隔设置且具有该第一馈入端。该第一接地部连接该第一馈入部及该接地导体。该第一辐射部具有一连接该第一馈入部的第一端部及一相反于该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该第二辐射导体包括一第二馈入部、一第二接地部及一第二辐射部。该第二馈入部与该接地导体间隔设置且具有该第二馈入端。该第二接地部连接该第二馈入部及该接地导体。该第二辐射部具有一连接该第二馈入部的第三端部及一相反于该第三端部的第四端部。该第一辐射部的第二端部与该第二辐射部的第四端部相互邻近。该退耦单元包括一跨接于该第一辐射部的第二端部及该第二辐射部的第四端部的退耦电感。
更佳地,该第一辐射部具有一第一辐射段、一第二辐射段及一第三辐射段。该第一辐射段具有该第一端部且由该第一馈入部沿远离该第二辐射导体的方向延伸。该第二辐射段由该第一辐射段远离该第一馈入部的一端沿远离该接地导体的方向延伸。该第三辐射段由该第二辐射段远离该第一辐射段的一端朝该第二辐射导体延伸,且该第三辐射段具有该第二端部。
该第二辐射部具有一第四辐射段、一第五辐射段及一第六辐射段。该第四辐射段具有该第三端部且由该第二馈入部沿远离该第一辐射导体的方向延伸。该第五辐射段由该第四辐射段远离该第二馈入部的一端沿远离该接地导体的方向延伸。该第六辐射段由该第五辐射段远离该第四辐射段的一端朝该第一辐射导体延伸,且该第六辐射段具有该第四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27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由溶剂印墨膜图像成像的感光聚合物
- 下一篇: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