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设有助力机构的车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73633.X | 申请日: | 2013-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2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卫;王培彪;王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红卫 |
主分类号: | B60B1/00 | 分类号: | B60B1/00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地址: | 044400 山西省运城***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有 助力 机构 车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有助力机构的车轮装置,属于交通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衣食住行的便利性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作为交通与运输工具必不可少的车轮,人们也一直在便利性上作出各种改进,此外,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等都成为非常普遍的业余的和职业的竞赛运动,不管是用于娱乐、运输还是竞赛,人们总是在不断地改进各个零件,而广泛重新设计的零件就是车轮,力求结构简单且轻便省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有助力机构的结构简单,轻便省力的车轮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有助力机构的车轮装置,包括车轴、轮毂、轮缘、辐条和轮胎,轮毂安装在车轴上,轮毂位于轮缘的中心位置并通过多个辐条与轮缘固定连接,轮胎安装在轮缘上,轮毂和轮胎还通过多个助力机构相连接,且所述多个助力机构以车轴为中心呈放射状设置;
所述助力机构的结构为:连杆的一端穿过轮缘上所设的孔顶在轮胎的内壁上,轮胎为橡胶材料制作且在与每个助力机构的连杆端部相对应的位置配合设置有碗状突起,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轮毂上,连杆与轮毂的铰接点位于连杆在轮胎内的端部与车轴所成中心线向车轴旋转方向偏移角度a的直线上。
所述的连杆位于轮胎内部的一端安装有与碗状突起相配合的碗扣。
所述的连杆与碗扣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轮缘上供连杆通过所设的孔上安装有防摩擦构件,所述防摩擦构件为金属制作的圆筒状且内表面光滑。
所述的轮胎内安装有充气内胎,所述充气内胎上设有多个供连杆通过的通孔。
所述的连杆通过销轴铰接在轮毂上,轮毂上设置有分别与每个销轴相配合的防偏移槽,且多个防偏移槽均沿车轴方向的设置,每个防偏移槽内均安装有复位弹簧。
所述的角度a的范围为5°-90°。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轮胎内设置碗状突起,并通过连杆与轮毂铰接,且在旋转方向上形成一定角度,使车轮行进时压力促使碗状突起抬起连杆同时推动轮毂向车轴旋转方向转动一定角度,实现助力的目的,轻便省力,且结构简单。
2、本发明中碗状突起与碗扣的配合使用,一是起到了连杆的定位作用,防止脱离预定位置而失去助力作用,二是使整个碗状突起上所受的压力集中到连杆上,增大助力作用。
3、本发明中的轮缘上供连杆通过所设的孔上安装有防摩擦构件,使连杆在防摩擦构件中移动,不会对轮缘造成磨损,且防摩擦构件损坏后可替换。
4、本发明的轮毂上设置有与连杆铰接销轴相配合的防偏移槽,可以防止连杆因角度旋转而左右晃动,减小了连杆、轮缘和防摩擦构件的磨损度,防偏移槽内安装复位弹簧使助力机构恢复初始状态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刚和实施例二中助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助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助力机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充气内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车轴,2为轮毂,3为轮缘,4为辐条,5为轮胎,6为助力机构,7为连杆,8为碗状突起,9为碗扣,10为防摩擦构件,11为充气内胎,12为通孔,13为防偏移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发明设有助力机构的车轮装置,包括车轴1、轮毂2、轮缘3、辐条4和轮胎5,轮毂2安装在车轴1上,轮毂2位于轮缘3的中心位置并通过多个辐条4与轮缘3固定连接,轮胎5安装在轮缘3上,轮毂2和轮胎5还通过多个助力机构6相连接,且所述多个助力机构6以车轴1为中心呈放射状设置;
所述助力机构6的结构为:连杆7的一端穿过轮缘3上所设的孔顶在轮胎5的内壁上,轮胎5为橡胶材料制作且在与每个助力机构6的连杆7端部相对应的位置配合设置有碗状突起8,连杆7的另一端铰接在轮毂2上,连杆7与轮毂2的铰接点位于连杆7在轮胎5内的端部与车轴1所成中心线向车轴1旋转方向偏移角度a的直线上。
所述的连杆7位于轮胎5内部的一端安装有与碗状突起8相配合的碗扣9。
所述的连杆7与碗扣9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红卫,未经王红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36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锰酸锂电池电解液
- 下一篇:一种金瓜保健酱油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