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波分复用技术消减干涉路径散、反射光干扰的方法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73672.X | 申请日: | 2013-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7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肖倩;贾波;卞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3/028 | 分类号: | G01D3/028;G02B6/293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波分复用 技术 消减 干涉 路径 反射光 干扰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利用波分复用技术消减干涉路径散、反射光干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现有基本的干涉光路结构中,在感应光纤(6)的末端与反馈装置(2)之间串接入一波分复用器(10),该波分复用器(10)设有一个复用端口(10a),2个分光端口(10b、10c);这2个分光端口(10b、10c)对应的波长分别为λ1、λ2 ;复用端口(10a)与感应光纤(6)的末端相连,第一分光端口(10b)与反馈装置(2)相连,第二分光端口(10c)末端空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波分复用技术消减干涉路径散、反射光干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波长为λ1的光,沿感应光纤(6)向尾端反馈装置(2)传输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光被散、反射点作用,提前返回,剩余的光则经波分复用器(10)后,到达反馈装置(2)后,再沿原路返回;因而,波长λ1形成的信号 表示为:
(1)
其中, 为经反馈装置(2)反射形成信号,为感应光纤(6)上第i个散、反射点对波长为λ1的光形成的信号,表示沿着波分复用器(10)之前的感应光纤(6)上的所有散射点求和;波长为λ2的光,沿感应光纤(6)向尾端反馈装置(2)传输的过程中,除了光被散、反射点作用,提前沿返回,其余的光传输至波分复用器(10),皆经第二分光端口(10c)泄漏出去,波长λ2形成的信号表示为:
(2)
其中,为感应光纤(6)上第i个散、反射点对波长为λ2的光形成的信号;
通过信号处理手段,使λ1、λ2接近,则有:
(3)
(4)
这样,便可将干扰信号成分去除,获得有效信号。
3.一种利用波分复用技术消减干涉路径散、反射光干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现有基本的干涉光路结构中,在感应光纤(6)的末端与反馈装置(2)之间串接有一波分复用器(10),该波分复用器(10)有一个复用端口(10a),2个分光端口(10b、10c);这2个分光端口(10b、10c)对应的波长分别为λ1、λ2 ;复用端口(10a)与感应光纤(6)的末端相连,第一分光端口(10b)与反馈装置(2)相连,第二分光端口(10c)末端空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367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石墨烯纳米带的自旋阀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定量给料系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