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红光铱配合物及其在有机电致白或红发光器件中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74147.X | 申请日: | 2013-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7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东;徐新军;王金山;田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15/00 | 分类号: | C07F15/00;C09K11/06;H01L5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红光 配合 及其 机电 发光 器件 应用 | ||
1.一类红光铱配合物,该化合物配体采用C、N两个配位点与金属铱形成双齿配位,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具有结构式:
其中,R1选自氢、氟、三氟甲基、氰基、C1-C20的烷基或烷氧基、芳基或杂芳基;R2 选自氢或者以下芳香结构单元中的一种:
其中,R3、R4为C1-C20的烷基或烷氧基,芳基,杂芳基。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光铱配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式:
。
3.一种有机电致白或红光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电致白或红光发光器件的阳极与阴极之间设有含有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红光铱配合物的发射层以及由空穴注入层和电子注入层组成辅助层;其中,所述的发射层由单一层构成。
4.一种有机电致白发光器件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导电高分子材料旋涂在已经清洗的ITO导电玻璃表面,退火使之形成40-60nm的空穴传输层;
步骤2:将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红光铱配合物按照一定比例掺杂到主体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的混合材料中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溶液,将所述溶液旋涂到所述空穴传输层上作为发射层,旋涂转速为1000-4000r/min;
步骤3:然后再所述发光层上直接蒸镀电极;其中,所述发射层中各种材料配比为所述发射层中各种材料配比为主体材料:电子传输材料:蓝色磷光材料:绿色磷光材料:红光铱配合物=100:40:10:0.3:Y, 0<Y≤3。
5.一种有机电致红发光器件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导电高分子材料旋涂在已经清洗的ITO导电玻璃表面,退火使之形成40-60nm的空穴传输层;
步骤2:将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红光铱配合物按照一定比例掺杂到主体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的混合材料中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溶液,将所述溶液旋涂到所述空穴传输层上作为发射层,旋涂转速为1000-4000r/min;
步骤3:然后再所述发光层上直接蒸镀电极;其中,所述发射层中各种材料配比为红光铱配合物=100:40:X, X=1-10。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有机电致白或红发光器件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材料选自聚芴类及其衍生物,聚乙烯咔唑及其衍生物、 mCP(1,3-二(咔唑-9-基)苯)、 TCTA(4,4',4-三 (咔唑-9-基)三苯胺)、CBP(4,4'-二 (咔唑-9-基)联二苯)、26DczPPy(2,6-二 (3-(9H-咔唑-9-基)苯基)吡啶)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电子传输材料选自:OXD-7(1,3-二[2-(4-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 -5-基]苯)、TPBi(1,3,5-三(苯基苯并咪唑基)苯)、PBD(2-(4-联苯基)-5-(4-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TAZ(3-(4-联苯基)-4-苯基-5-叔丁基苯基l-1,2,4-三唑)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空穴注入层选自:PEDOT(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PSS(聚苯乙烯磺酸盐)或钼的氧化物中的一种;
所述绿色磷光材料选自三(2-苯基吡啶)合铱(Ir(ppy)3 )、乙酰丙酮酸二(2-苯基吡啶)铱(Ir(ppy) 2(acac) )中的一种;所述蓝色磷光材料物选自双(4,6-二氟苯基吡啶-N,C2)吡啶甲酰合铱(Firpic)、双 (2,4-二氟苯基吡啶) 四(1-吡唑基)硼酸铱(Ⅲ) (FIr6)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414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震背负式采茶机及工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P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