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空气中制取水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75184.2 | 申请日: | 2013-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0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宗蓬;罗二平;申广浩;王晨;贾吉来;谢东红;俞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穗杉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28 | 分类号: | E03B3/28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地址: | 2015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制取 方法 装置 | ||
1.一种从空气中制取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至少一个过滤器;
(2)至少一个升压设备,设置在膜分离器之前,用以将原料气升压到一定的压力后送入膜分离器,或者该升压设备可放置在膜分离器之后,用以排除自膜分离器排出的滞留气;
(3)至少一个吸附分离器;吸附分离器内填装有能吸附水蒸气的吸附剂;
(4)至少一组膜分离器,该膜分离器中的膜分离材料至少分成两侧,一侧为正压侧,一侧为负压侧,正压侧也即膜分离器的原料气侧,也称为高压侧、滞留气侧,负压侧也即膜分离器的渗透气侧,也称为低压侧、负压侧,原料气侧接鼓风机出口,滞留气侧接吸附分离器入口;当为多组膜分离器时,其原料气侧并联连接升压设备,并分别串联连接吸附分离器入口;渗透侧至少2个,一个靠近滞留侧的渗透出口接吸附分离器出口,一个靠近原料气侧的渗透出口接真空泵入口;膜分离材料对待分离的混合气体组分中的水蒸气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5)至少一组用于将膜分离器滞留侧排出的气体送入吸附分离器或排向大气的控制阀门及其必要的管线;
(6)至少一组用于将吸附分离器排出的气体送入膜分离器渗透侧或排向大气的控制阀门及其必要的管线;
(7)至少一个真空泵,用以建立膜分离器两侧跨膜压力比,并为吸附分离器提供解吸动力;
(8)至少一组用以调节控制真空泵出口水蒸气循环返回鼓风机入口的控制阀门V101及其必要的管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空气中制取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用膜分离材料,其空气组分与水蒸气的分离系数达50~5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空气中制取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用吸附剂,其静态水吸附量达重量百分比75%~175%(w/w)。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空气中制取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分离器为单个、两个、三个,或更多。
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装置,从空气中制取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1)含湿原料空气首先进入过滤器,气体经过过滤器过滤掉杂质后,经升压设备升压至100pa~15Kpa;
(2)经步骤(1)处理后的含湿空气进入膜分离器后,真空泵在膜的渗透侧提供-30KPa~-80KPa的真空压力,在膜的两侧形成30KPa~80KPa的跨膜压差,在该压差吸引下,水蒸汽优先透过膜分离器经真空泵出口输出为水蒸汽;同时,因膜分离器至少从渗透侧排出了一部分水蒸汽而在膜分离器的滞留侧将排出含水蒸汽较少的贫气,本分离过程是连续进行的;
(3)经上述膜分离分离过程,自膜分离器滞留侧排出的贫气仍然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汽,经管线上设置的三通阀引导进入吸附分离器,因吸附分离器内填装有能吸附水蒸气的吸附剂,水蒸汽将被吸附剂吸附,含湿量更少的贫气经管线上设置的三通阀引导排除出系统外部;当吸附剂吸附水蒸汽饱和时,通过控制三通阀引导自膜分离器排出的贫气排向系统外,将吸附分离器入口封闭,并通过控制三通阀引导将吸附分离器吸附的水蒸汽自膜分离器的一个渗透口对膜分离器进行吹扫,同时,自膜分离器另一个渗透出口经真空泵输出为水蒸汽;
(4)在极端工况如沙漠地区,空气中含湿量较低时,将自真空泵出口的至少一部分水蒸汽经管线上设置的调节阀循环返回至升压设备之前与进入膜分离器的含湿原料空气混合后进入膜分离器,经上述步骤连续、高效的分离原料空气中的水蒸汽;
(5)经上述分离后的自真空泵出口排出的水蒸汽采用公知的冷凝技术即可连续、高效的获得饮用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穗杉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穗杉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518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肝阳上亢证型眩晕病的中药
- 下一篇:一种棉粕微生物发酵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