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激发为中心的VSP观测系统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76094.5 | 申请日: | 2013-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70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王龙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24 | 分类号: | G01V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郭韫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发 中心 vsp 观测 系统 设计 方法 | ||
1.一种以激发为中心的VSP观测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根据勘探任务设计出常规VSP观测系统;
(2)依据地表激发条件,重新设计炮点位置和排列方式,得到不规则的炮点排列;
(3)获取不规则的炮点排列对应的接收点位置;
(4)将落在接收区间内的接收点位置进行离散统计得到理想接收点位置密度分布图;
(5)根据理想接收点位置密度分布图确定接收点密度和接收点排列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激发为中心的VSP观测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6)根据步骤(2)确定的炮点位置和排列方式和步骤(5)确定的接收点密度和接收点排列方式,进行炮点-CRP-接收点方向的射线追踪计算,获得基于CRP的叠加次数统计和方位角统计;
(7)对步骤(6)得到的结果中,叠加次数和方位角没达到勘探任务对CRP面元属性的要求的面元,进行接收点-CRP-炮点方向的射线追踪计算,获取需要补炮的炮点密度分布图,并根据所述需要补炮的炮点密度分布图确定加密补炮的炮点位置和排列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以激发为中心的VSP观测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是这样实现的:
沿复杂地表的沟谷、地势平坦区域、岩性有利区域重新设计炮点位置和排列方式,形成根据地势变化的不规则的炮点排列;
重新设计炮点位置和排列方式的过程中,炮线数量和炮间距参考步骤(1)中得到的常规观测系统中的参数;
在炮线减少的情况下,减小炮间距,增加炮点数量,但总炮数不超过步骤(1)中得到的常规观测系统中的总炮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以激发为中心的VSP观测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是这样实现的:
根据步骤(2)得到的不规则的炮点排列,以及勘探任务对CRP面元属性的要求,进行炮点-CRP-接收点方向的射线追踪计算,得到经过CRP面元中心的每条射线的理想接收点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609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井数据提高成像速度模型精度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频率牵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