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抛丸机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77583.2 | 申请日: | 2013-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52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剑;史文亮;朱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精棱铸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3/02 | 分类号: | B24C3/02;B24C5/00;B24C9/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03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抛丸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一种抛丸机结构。
背景技术
抛丸机结构,利用抛丸器抛出的高速弹丸清理或强化铸件表面的铸造设备。抛丸机结构能同时对铸件进行落砂﹑除芯和清理。抛丸机结构是通过一种或多种砂料来打击金属的表面,消除金属表面的一些附着物,如铁锈,但有时也通过抛丸碰击来获得一个特定的表面层。抛丸介质可以是各种规格的砂,碳化硅颗粒、小钢球等。抛丸机结构抛出的钢砂通过叶片旋转,打击到物体的表面上。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抛丸机,包括机体和驱动电机;所述机体顶部设有数个进口,机体底部中央位置设置有出口,机体内部设有一转动吊杆;所述驱动电机位于机体底部中央位置,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转动吊杆连接;所述转动吊杆上间隙均匀的设有数个放置架,转动吊杆底部设有毛刷。抛丸机工作的工作过程是:启动电机,转动吊杆、毛刷高速旋转,铸件从进口进入与转动吊杆的放置架进行摩擦、落砂、除芯等;最后铸件落至机体底部通过毛刷对铸件进行最后清扫工作从出口送出。
上述抛丸机是通过毛刷对铸件进行最后的清扫,由于毛刷清位于出口上方,毛刷对铸件的清扫时间短,还是无法对铸件清扫干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涉及了一种避免弹丸和接料槽遭受损伤的抛丸机结构。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抛丸机结构,包括机体和驱动电机,所述机体顶部设有数个进口,机体底部设置有出口,机体内部设有一转动吊杆;所述驱动电机位于机体底部中央位置,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转动吊杆连接,所述转动吊杆上间隙均匀的设有数个放置架,还包括一个清理装置,该清理装置包括具有空腔的壳体,在壳体 的空腔内设有螺旋流道,螺旋流道的入口出机体的出口连通,在螺纹流道的表面上设有毛刷。
采用了上述方案,当铸件在机体内经过摩擦、落砂、除芯后,进入到清理装置中,沿着清理装置的螺旋流道滚动,由于螺旋流道的路径长,并且在螺旋流道上设置了毛刷,因此,铸件在滚动的过程中,表面所粘附的砂被毛刷清理干净。
进一步地,所述清理装置还包括一个振动器以及支撑板,振动器连接在支撑板上。通过振动器对螺旋流道产生振动作用力,可以使铸件沿着螺旋流道滚动得更加顺畅。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内设有消音层。通过消音层能吸收一部分抛丸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抛丸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为机体,1a为消音层,2为驱动电机,3为进口,4为出口,5为转动吊杆,6为放置架,7为壳体,8为螺旋流道,9为毛刷,10为振动器,11为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发明的抛丸机结构,包括机体1和驱动电机2。所述机体内设有消音层1a。所述机体1顶部设有数个进口3,机体底部设置有出口4,机体内部设有一转动吊杆5;所述驱动电机2位于机体中央位置,驱动电机2的动力输出轴与转动吊杆5连接,所述转动吊杆5上间隙均匀的设有数个放置架6。还包括一个清理装置,该清理装置包括具有空腔的壳体7,在壳体的空腔内设有螺旋流道8,螺旋流道8的入口出机体1的出口连通,在螺纹流道8的表面上设有毛刷9。进一步地,所述清理装置还包括一个振动器10以及支撑板11,振动器10连接在支撑板11上,螺旋流道固定在支撑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精棱铸锻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精棱铸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75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虎钳
- 下一篇:轮毂去毛刺平移式上料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