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用活检针微细纹理生成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77744.8 | 申请日: | 2013-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7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G1/08 | 分类号: | B21G1/08;A61B10/0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活检 微细 纹理 生成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微细纹理生成方法及其装置,特别涉及的是用于超声波定位的医用活检针微细纹理生成方法及其装置,属于微纳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活检病理学分析是疾病诊断的依据,病灶经过CT或超声等检测出后,还需要进行取样和病理分析才能够得出结论。医用活检针是一种医疗器械,被广泛用于肾脏、肝脏、肺、乳腺、甲状腺、前列腺、胰腺、睾丸、子宫、卵巢、体表等多种器官的活检过程中,进行肿瘤和不明种肿瘤等的活组织取样、吸取细胞。在医用活检针穿刺提取活体组织时通过借助超声波引导确定所要提取组织的位置,但是在实际的活检穿刺过程中,光滑的针头针管表面对于超声波的反射将形成类似的镜面反射,很难准确定位活检针在活体组织中的准确位置,对病灶的采样大多都是靠医生的经验和可视性检查系统如超声、CT。目前在活检针针管外表面普遍通过标注刻度线定位进针的深度,但是对于进针的方位还不能准确获得;还有的研究通过在活检针上增加角度测量仪,进行倾角检测增加准确定位病灶的采样,但由于需要在针头上加装传感装置,应用到实际加工中比较困难。鉴于技术、经济的原因,目前应用在医用活检针头中用于超声波定位的微细纹理生成方法及其装置在推广应用中受到了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医用活检针微细纹理生成装置及方法,本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在活检针针头外表面上预定位置生成微细纹理,根据生成的微细纹理对超声波的反射能准确获得针头在活检过程中位置,为鉴别诊断治疗提供了一个非常科学的有实用价值的方法和手段。
一种医用活检针微细纹理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主传动轴、第一从动轴、第二从动轴、主传动轴轧辊、第一从动轴轧辊、第二从动轴轧辊、主传动轴第一斜齿轮、主传动轴第二斜齿轮、第一从动轴斜齿轮、第二从动轴斜齿轮组成;上述主传动轴、第一从动轴、第二从动轴构成等边三角形布局;主传动轴轧辊安装于主传动轴上,第一从动轴轧辊安装于第一从动轴上,第二从动轴轧辊安装于第二从动轴上;上述主传动轴轧辊、第一从动轴轧辊、第二从动轴轧辊相互配合;上述主传动轴轧辊、第一从动轴轧辊、第二从动轴轧辊的辊身表面是由彼此成120度夹角的两段线段沿轧辊轴线旋转后形成的;该表面沿周向还开设有凹槽辊道,该凹槽辊道的曲面形状是由一段角度为120度的内圆弧沿轧辊轴线旋转后形成的;三段内圆弧拼合后形成一个与针头针管外表面一致的圆形孔(14);上述主传动轴轧辊、第一从动轴轧辊、第二从动轴轧辊中的一个轧辊或任意几个轧辊的凹槽辊道内设有一个或若干个微纹理轧制工具;主传动轴第一斜齿轮和主传动轴第二斜齿轮安装于主传动轴上的并且分别位于主传动轴轧辊左右两侧,第一从动轴斜齿轮安装于第一从动轴上,第二从动轴斜齿轮安装于第二从动轴上;其中主传动轴第一斜齿轮和第二从动轴斜齿轮相啮合,主传动轴第二斜齿轮和第一从动轴斜齿轮相啮合。
所述的医用活检针微细纹理生成装置的微细纹理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医用针头微细纹理生成装置初始化,将针头针管喂入主传动轴轧辊、第一从动轴轧辊、第二从动轴轧辊形成的圆形孔中; 步骤2、通过步进电机驱动主传动轴,经由相互啮合的主传动轴第一斜齿轮与第一从动轴斜齿轮传递旋转运动到第一传动轴、经主传动轴第二斜齿轮与第二从动轴斜齿轮传递旋转运动到第二传动轴,同步驱动主传动轴轧辊、第一从动轴轧辊、第二从动轴轧辊旋转;步骤3、摩擦同步带动针头针管运动,由设置在轧辊的凹槽辊道内的微纹理轧制工具压缩针头针管外表面,在针头针管外圆柱面上复印形成凹坑。
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能与医用活检针生产线无缝连接。
所述的医用活检针微细纹理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主传动轴轧辊、第一从动轴轧辊、第二从动轴轧辊的凹槽辊道内设置的微纹理轧制工具彼此结构相同,或不相同,或部分相同。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微纹理轧制工具可以通过钎焊的方式安装于凹槽辊道内。
所述的医用活检针微细纹理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动轴轧辊、第一从动轴轧辊、第二从动轴轧辊的凹槽辊道内均设有一个微纹理轧制工具,且微纹理轧制工具均为结构相同的三棱锥凸块结构。微纹理轧制工具将在针头针管外圆柱面上复印形成三个成120度夹角分布三棱锥形凹坑,形成的三个三棱锥凹坑能最好的反射超声波,用于准确定位活检针头在活体组织中的位置。具有三棱锥形凹坑的医用活检针头在超声波装置的辅助下能准确识别和控制不锈钢针头在活检过程中的所处位置及动作走向,进而提取到准确的活体组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77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