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颡鱼夏花鱼种的培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77763.0 | 申请日: | 2013-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8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叶金明;丛宁;马建社;董学洪;颜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金明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颡鱼 夏花 鱼种 培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苗的培育技术,特别是黄颡鱼夏花鱼种的培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原有黄颡鱼夏花鱼种的培育步骤是:1、药物清塘,彻底杀灭池塘内各种敌害生物及致病菌。2、施放基肥,鱼苗下塘前5~7天施放基肥,培育浮游动物。3、在池塘中浮游动物达到高峰时,放养鱼苗。4、鱼苗下塘后一星期内泼洒豆浆做补充饵料,一星期后用粉状料捍团投喂。
缺陷是:1、不设隐蔽附着物,鱼苗下塘后无处附着,成活率下降。2、黄颡鱼苗贪食,池塘中浮游动物太多,鱼苗易生肠炎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出一种成活率高、产量大的黄颡鱼夏花鱼种的培育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先在黄颡鱼夏花鱼种的池塘四周设置隐蔽附着物,所述隐蔽附着物距岸边1~1.5m,然后将鱼苗放入所述池塘内培育。
本发明采用了在池塘周边设置隐蔽物的方法来培育黄颡鱼夏花鱼种的方法,适应了黄颡鱼苗喜欢隐匿于暗处并贴附于附着物的习性,为鱼苗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提高黄颡鱼苗下塘的成活率。由于提前设置隐蔽附着物,附着物上吸附了大量的有机碎屑和池塘“絮凝物”,为鱼苗提供了天然饵料。另外,鱼苗隐匿吸附在附着物下,便于用手抄网捕捞,以检查鱼苗的生长、吃食及病害发生情况。因此采用本发明方法每亩可放养黄颡鱼苗35~40万尾,与不设置隐蔽附着物相比,育苗放养量可增加30%,育成率提高30%左右。
另外,本发明所述隐蔽附着物可以为种植的挺水植物,也可以为人工隐蔽附着物。
挺水植物的优点:1、挺水植物为鱼苗提供了隐蔽和附着的场所。2、挺水植物浸在水中的部分附着了大量的藻类、有机质等,为鱼苗提供了天然饵料。3、挺水植物的密度易于控制,密了可以刈割或移除,稀了可以移植。
所述挺水植物为水辣蓼或茭草。
所述人工隐蔽附着物为采用废旧遮阳网片或棕榈皮或杨柳树根扎成束后,用竹杆以1.5~3m的相邻间距插在地下的人工隐蔽附着物。
所述在鱼苗放入所述池塘内10天后撤去人工隐蔽附着物。
采用人工隐蔽附着物作为隐蔽附着物的优点:1、人工隐蔽附着物制作简单,取材方便。2、人工隐蔽附着物清洗方便,并可以多次利用。3、可以根据鱼苗的数量调整人工隐蔽附着物的布放密度。
具体实施方式
1、鱼苗下塘前7天将池塘水位控制在40~50cm,用硫酸铜(0.7 mg/L)+敌百虫(1mg/L)杀灭水生昆虫及甲克类等;鱼苗下塘前5天用茶粕(50kg/667m2×1m)杀灭野杂鱼、蛙类等敌害生物兼肥水。鱼苗下塘前2天用溴氢菊脂(0.015 mg/L)杀灭大型浮游动物,10小时后加水(经80目筛网过滤)至70cm。
2、在池塘四周离岸边1~1.5m处种(栽)植一圈挺水植物(水辣蓼或茭草等),作为鱼苗下塘时的隐蔽附着物。也可采用废旧遮阳网片或棕榈皮、杨柳树根等扎成束(长0.6~1m、重2~3kg),用竹杆插在距岸边1m,地面下30cm处,间距1.5~3m,形成人工隐蔽附着物。鱼苗下塘10天后可撤去人工隐蔽附着物。
3、鱼苗下塘,当鱼苗卵黄吸收完毕,体色发黑,并且从孵化暂养池底部集群游动开始分散到池周游动(俗称“挂壁”)时,即可将鱼苗(用虹吸软管)吸出,放入上述池塘,每亩放养黄颡鱼苗35~40万尾。
4、鱼苗下塘1周内不投饵,鱼苗以轮虫、小型底栖生物、腐殖质、藻类等天然饵料为食,一周后用敌百虫(0.6 mg/L)+硫酸铜(0.5 mg/L)杀灭浮游动物以后开始驯食配合饲料,驯食用黄颡鱼苗专用粉状料和水捏团投喂,每隔10m左右丢一个食团,早、晚各投喂一次,投喂后1小时检查吃食情况,以决定下次的投喂量。投喂点每天减少,投喂量逐日增加,10天内过渡到池塘四周一边一个点,再由一边一个点固定一到两个点,然后转到用框形食台投喂膨化颗料饲料。
5、水质管理与病害防治,鱼苗下塘后逐步加深水位,每3~4天加注一次新水,每次加注20~30cm,直至水深达到1.8m左右。夏化培育期间,保持池水“肥、活、嫩、爽”,透明度在30~35cm。按照增氧机使用原则,每天开启增氧机,保证池水有充足的溶氧。鱼苗下塘后10天左右用戊二醛(0.8 mg/L)消毒一次,预防细菌性疾病。
6、鱼种出塘,黄颡鱼苗经过30天左右培育,即可长成3~4cm长的黄颡鱼夏花鱼种,这时可用拉网扦捕,转入商品鱼养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金明,未经叶金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77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卡箍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外成形推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