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叠书立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78091.5 | 申请日: | 2013-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9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赵春城;王刚;刘小峰;单金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艾科瑞思产品设计与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65/00 | 分类号: | A47B6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7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书立,尤其是一种折叠书立。
背景技术
书立是一种用来支撑书籍平稳站立的物品。多用铁或不锈钢等材料制成“L”形状并成对出现。书立可以避免一列站立的书倾斜歪倒,以防止书籍的折角,弯曲或损坏。书立还可以用于归纳整理不同类的书籍。
传统的书立多是固定外形,虽有坚固耐用的优点,但其存在着携带不便以及功能单一的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折叠的书立。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折叠书立,包括左侧面、右侧面、后立面和底面四部分组成,左侧面、右侧面和底面一侧分别通过铰链与后立面相连,所述后立面两侧设有凸起部,两个凸起部设有对称的等间距分布的形状相同的凹槽;所述左侧面和右侧面由形状相同的多根栅条组成,栅条横截面与凸起部凹槽内部相吻合;所述底面包括一根连接杆和多根底面栅条,底面栅条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杆位于底面栅条中间,底面栅条之间的空隙与构成左侧面和右侧面的栅条形状相同。
一种折叠书立,所述后立面一侧凸起部设有名片盒。名片盒上端设有开口部,方便使用者存取。
一种折叠书立,所述名片盒与凸起部为可拆卸式连接。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习惯,也可以直接取下放在办公桌上。
一种折叠书立,所述名片盒侧面顶部设有弧形开口。
一种折叠书立,所述后立面一侧凸起部设有笔筒。
一种折叠书立,所述笔筒为抽屉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左侧面、右侧面和底面一侧分别通过铰链与后立面相连,方便折叠和存放。同时,后立面一侧凸起部设有笔筒和名片盒。
附图说明
图1:折叠书立使用结构图;
图2:左立面和右立面与后立面连接示意图;
图3:折叠书立折叠结构图;
图4:名片盒结构图;
图5:名片盒安装示意图;
其中:1、左侧面,2、右侧面,21、栅条,3、后立面,31、凸起部,4、底面,41、连接杆,42、底面栅条,5、铰链,6、凹槽,7、名片盒,71、弧形开口,72、固定部,73、滑槽,74、条形凸起,8、笔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晰的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例一
一种折叠书立,包括左侧面1、右侧面2、后立面3和底面4四部分组成,左侧面1、右侧面2和底面4一侧分别通过铰链5与后立面3相连,所述后立面3两侧设有凸起部31,两个凸起部31设有对称的等间距分布的形状相同的凹槽6;所述左侧面1和右侧面2由形状相同的多根栅条21组成,栅条21横截面与凸起部凹槽内部31相吻合;所述底面包括一根连接杆41和多根底面栅条42,底面栅条42通过连接杆41固定,连接杆41位于底面栅条42中间,底面栅条42之间的空隙与构成左侧面1和右侧面2的栅条21形状相同。
当使用折叠书立时,可以转动左侧面1和右侧面2的栅条21,由于栅条21一端通过铰链5与后立面3的凸起部31活动相连,可以90°旋转,同时旋转底面4至水平面,就可以将图书放在底面4上,通过左侧面1和右侧面2进行支撑。如图3,当需要携带书立时,可以旋转左侧面1、右侧面2和底面4,折叠书立变成一块平板。
具体实施例二
一种折叠书立,包括左侧面1、右侧面2、后立面3和底面4四部分组成,左侧面1、右侧面2和底面4一侧分别通过铰链5与后立面3相连,所述后立面3两侧设有凸起部31,两个凸起部31设有对称的等间距分布的形状相同的凹槽6;所述左侧面1和右侧面2由形状相同的多根栅条21组成,栅条21横截面与凸起部凹槽内部31相吻合;所述底面包括一根连接杆41和多根底面栅条42,底面栅条42通过连接杆41固定,连接杆41位于底面栅条42中间,底面栅条42之间的空隙与构成左侧面1和右侧面2的栅条21形状相同。
当使用折叠书立时,可以转动左侧面1和右侧面2的栅条21,由于栅条21一端通过铰链5与后立面3的凸起部31活动相连,可以90°旋转,同时旋转底面4至水平面,就可以将图书放在底面4上,通过左侧面1和右侧面2进行支撑。当需要携带书立时,可以旋转左侧面1、右侧面2和底面4,折叠书立变成一块平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艾科瑞思产品设计与研究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艾科瑞思产品设计与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80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器人教学实训系统
- 下一篇:一种设有发光二级管的智能交通信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