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底座板模板快速转运装置及其快速转运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78139.2 | 申请日: | 2013-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0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涂强强;蒋庆举;罗慎杰;宋德勇;廖明;杨广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9/00 | 分类号: | E01B29/00;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山西科贝律师事务所 14106 | 代理人: | 陈奇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 模板 快速 转运 装置 及其 工艺 | ||
1.一种底座板模板快速转运装置,包括高速铁路箱梁梁面(1),在高速铁路箱梁梁面(1)的两端均设置有内竖墙(2),在内竖墙(2)的内侧设置有防撞墙(3),在内竖墙(2)与防撞墙(3)之间设置有电缆沟(4),其特征在于,在高速铁路箱梁梁面的两电缆沟中沿桥走向分别设置有前龙门架(6)和后龙门架(19),两龙门架的底端均设置有龙门架移动滚轮(5),在前龙门架(6)的上部设置有前模板横向平移槽钢滑道(7),在后龙门架(19)的上部设置有后模板横向平移槽钢滑道(20),在前龙门架(6)与后龙门架(19)之间设置有将两龙门架连接成一体的工字形纵向连接梁架(22),在前模板横向平移槽钢滑道(7)与后模板横向平移槽钢滑道(20)之间设置有多组模板横向移动轮对(10),在模板吊钩(11)的顶端设置有套环(15),模板吊钩(11)通过套环(15)套接在模板横向移动轮对(10)的模板横向移动轮对轴(13)上,在一对模板吊钩(11)上挂接有底座板模板(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座板模板快速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模板横向平移槽钢滑道(7)与后模板横向平移槽钢滑道(20)之间分别设置有左轮对轴组(17)和右轮对轴组(18);在前模板横向平移槽钢滑道(7)与前龙门架横梁(8)之间设置有前龙门架加强筋(9),在后模板横向平移槽钢滑道(20)与后龙门架横梁(21)之间设置有后龙门架加强筋,在前模板横向平移槽钢滑道(7)与后模板横向平移槽钢滑道(20)之间设置有模板横向平移槽钢滑道架加强筋(12),在前模板横向平移槽钢滑道的内侧和后模板横向平移槽钢滑道的内侧均分别设置有防轮对脱轨钢筋(14)。
3.一种底座板模板快速转运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桥面两侧电缆沟(4)之间分别架设前龙门架(6)和后龙门架(19),在两龙门架之间焊接工字形纵向连接梁架(22),将两龙门架连接成一个整体移动模架,在前龙门架(6)的上部焊接前模板横向平移槽钢滑道(7),在后龙门架(19)的上部焊接后模板横向平移槽钢滑道(20),在前龙门架(6)的上部焊接的前模板横向平移槽钢滑道(7)与后龙门架(19)的上部焊接的后模板横向平移槽钢滑道(20)之间放置多组模板横向移动轮对(10),在每个模板横向移动轮对(10)的模板横向移动轮对轴(13)上设置一对模板吊钩(11);
第二步、将前一浇筑段的第一块底座板模板(16)挂接在第一个模板横向移动轮对(10)上的一对模板吊钩(11)上后,横向移动第一个模板横向移动轮对(10)至龙门架的中部;
第三步、沿桥走向向前移动整体移动模架至下一块底座板模板的位置,将前一浇筑段的第二块底座板模板挂接在第二个模板横向移动轮对上的一对模板吊钩上后,横向移动第二个模板横向移动轮对至龙门架的中部,按此步骤依次拆除第一浇筑段的全部底座板模板;
第四步、沿桥走向继续向前移动整体移动模架至下一浇筑段第一块底座板模板的位置,从一对模板吊钩上卸下最外侧的底座板模板;
第五步、沿桥走向继续向前移动整体移动模架至下一浇筑段第二块底座板模板的位置,从另一对模板吊钩上卸下另一块底座板模板,按此步骤依次卸掉整体移动模架上的全部底座板模板,从而完成了全部浇筑段模板的有序转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813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眩光隔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筛选条件提供方法、装置和搜索方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