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乙烯蜡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78224.9 | 申请日: | 2013-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4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唐忠利;李国宾;郑中东;姜云鹏;徐爱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西青区润天金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10/02 | 分类号: | C08F10/02;C08F4/6592;C08F4/02;C08F2/34;C08F2/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青区中北镇***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乙烯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乙烯蜡。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乙烯蜡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聚乙烯蜡,又称蜡状低分子聚乙烯,国外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就已工业化生产,并在许多工业部门获得了应用,尤以作为石蜡的优良调和剂改善石蜡性能而著称。聚乙烯的特性与其分子量密切相关,当重均分子量低于l万克/摩尔左右时,它似蜡状树脂。而产品硬度和熔点取决于它们的结晶度,或为油状液体,或像很硬的蜡。蜡状低分子聚乙烯是聚乙烯的低分子产品,平均重均分子量通常在1500-5000克/摩尔,一般不超过1万,其中重均分子量为2000克/摩尔左右的产品用途最广。
通常蜡状低分子聚乙烯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制得:一是聚乙烯生产装置的副产品(高压法或低压法生产时的副产低聚物);二是高分子聚乙烯的热分解生成物。如按分子量来分类,一般天然蜡的重均分子量为700克/摩尔以下,而用作塑料的聚乙烯重均分子量在2万克/摩尔以上,低分子聚乙烯则介于二者之间。
在低压淤浆聚合法生产聚乙烯的过程中,受工艺过程和操作条件的影响,除了目标产品外还有一定量的低聚物产生。这些低聚物重均分子量一般在10000克/摩尔以下,常温下是白色的蜡状体。不同的工艺对低聚物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气相法工艺生产的低聚物直接进入产品;而淤浆法设有低聚物回收工序,使大部分低聚物作为一种副产品聚乙烯蜡出厂,其余进入产品中。
文献报道了淤浆聚合附产聚乙烯蜡的方法(《合成树脂及塑料》,2001年,18卷,29-31)。淤浆法副产聚乙烯蜡主要是由于催化剂短路而产生的,产品的分子量分布比较宽,同时其中催化剂的含量很高,未经处理的低聚物呈灰色,产品白度低,整体附加值较低。
降解法生产聚乙烯蜡的原料通常为LDPE,HDPE,PP和PB(聚丁烯)。聚乙烯的热降解有高温热降解和低温化学降解两种途径,无论是何种途径,都遵循自由基降解机理(《科技导报》,2008,26,86-92)。热裂解得到的聚乙烯蜡具有较宽的分子量分布,如采用5000S附产的低聚物裂解得到的聚乙烯蜡的分子量分布在8-10(《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5,21,23-27)。
上述方法生产的聚乙烯蜡具有很宽的分子量分布、较差的色度,限制了产品的应用。
因此,目前仍需要一种聚乙烯蜡及其制备方法,适合工业化生产,并且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经过创造性研究发现,通过使用一种特定的制备方法来制造所述聚乙烯蜡,就可以解决前述问题,并由此完成了本发明。
根据该聚乙烯蜡的制备方法,用负载型催化剂直接通过气相聚合工艺得到目标产品,无需聚合溶剂,通过催化剂和聚合过程控制产品分子量分布,避免了杂质的引入。因此,该聚乙烯蜡的制备方法简单,并且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聚乙烯蜡的制造方法简单可行,通过直接催化聚合乙烯进行均聚或共聚得到,聚乙烯蜡堆密度高且分子量分布窄,聚合过程中不引入杂质,非常适合于工业生产。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聚乙烯蜡制造方法,无需使用价格昂贵的甲基铝氧烷的使用,即采用价格低廉的烷基铝即可,制造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乙烯蜡。所述聚乙烯蜡可以是乙烯均聚物,也可以是乙烯与选自C3-C8的α-烯烃共聚物。
根据本发明,所述聚乙烯蜡的堆密度为0.25-0.50g/cm3,优选0.32-0.45 g/cm3,所述堆密度的测定参照标准GB 1636-79进行(单位为g/cm3)。
根据本发明,所述聚乙烯蜡的密度为0.900-0.945g/cm3,优选0.910-0.930 g/cm3,所述密度的测定参照标准GB/T 1033-86进行(单位为g/cm3)。
根据本发明,所述聚乙烯蜡的重均分子量500-10000克/摩尔,分子量分布1.5-5.0。所述重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Mw/Mn采用美国WATERS公司的GPC V2000型凝胶色谱分析仪进行测定,以1,2,4-三氯苯为溶剂,测定时的温度为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西青区润天金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西青区润天金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82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膜包装机
- 下一篇:木工刀具刀体的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