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聚物纳米压痕恒温水浴试样台及相关实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78834.9 | 申请日: | 2013-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7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庆生;刘志远;李熙;杨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9/02 | 分类号: | B01L9/02;B01L7/02;G01N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魏聿珠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聚物 纳米 压痕 恒温 水浴 试样 相关 实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试样台,特别是涉及配合纳米压痕仪对高聚物进行实验时使用的恒温水浴实验台。
本发明还涉及利用上述的实验台进行纳米压痕实验的方法,属于微尺度力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当前基于纳米压痕法的高聚物微尺度力学性能测试已经成为材料微结构力学性能检测的有效方法,广泛的应用于常温环境下微结构力学性能的研究。然而由于高聚物力学性能多具有温度相关性,即在不同温度下体现出不同的力学性能,研究不同温度下的微尺度力学性具有很高实用价值。本发明的技术背景如下:
第一、常规使用加热台加热的方法往往使得试样表面温度要略低于控制温度,这使得控温精度较差。
第二、以往方法均不对压头加热,由于压头及压杆均为传热系数很高的金属制成,使得被测点温度往往低于控制温度。
第三、以往方法为防止热传导通常采用快速压入的方法,这时对材料真实的表面高度判断会出现错误,从而引起误差。
第四、国内现有的纳米压痕仪全部依赖进口,其控温组件多为几十万元,且精度较差可信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高聚物纳米压痕恒温水浴试样台可以通过增减、保持水温来控制被测试样的温度,并有效的对测试时所用压头加热,控温的同时有效的避免了测试时热传导对测试的影响,从而通过纳米压痕实验得到高聚物不同温度下微尺度的力学性能。
为了解决被测试样控温问题,并有效的对测试时所用压头加热,本发明提出了高聚物纳米压痕恒温水浴试样台及相关实验方法。
高聚物纳米压痕恒温水浴试样台,其包括台体,所述台体上部设有容置槽I1,容置槽I1的内表面设有一层保温材料3,所述容置槽I1底部铺有加热管4,所述加热管4正负极从容置槽I1侧壁引出,并同控温装置5连接,所述容置槽I1上设置有用于盖住容置槽入口的保温盖6,所述容置槽1内设有由封闭侧壁所围成的用于盛载试样的容置槽II2,容置槽II2的侧壁高度比容置槽1的侧壁低。
容置槽I1和容置槽II2的形状均为矩形。
保温盖6在容置槽I1上有用于观察的观察窗7。
所述容置槽II2位于所述台体中央位置处。
容置槽II2比容置槽I1的侧壁低2毫米。
所述的实验台进行纳米压痕实验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搅拌均匀的高聚物倒入容置槽II2中,待冷凝后将冷凝后的高聚物研磨、抛光,将水加入容置槽I1中,使得容置槽I1中的液面高度比容置槽II2中高聚物的高度高出1毫米,扣好保温盖6后,将实验台装入纳米压痕仪的卡槽中,对加热管4通电,待温度上升到设置的实验控制温度,保持控制温度半小时,应用纳米压痕仪对容置槽II2内的高聚物表面进行高度探测,并使压头以0.1毫牛至1毫牛的加载力保持在被测试样的表面上五分钟。,设定压头寻找表面速度为10-50纳米/秒,寻找次数为10-30次,1小时后,根据设定的最大加载力,得到被测高聚物的载荷-压入深度的力学性能曲线。
本发明取得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水浴法对材料加热均匀,尤其是被测表面温度一致性好,加热台加热往往试样表面温度要略低于控制温度;以往方法均不对压头加热,由于压头及压杆均为传热系数很高的金属制成,使得被测点温度往往显著低于控制温度,将压头浸在溶液中一段时间,压头温度同试样及水的温度会达到平衡,使得测量时温度达到控制温度。以往方法为防止热传导通常采用快速压入的方法,这是对材料真实的表面往往估算错误,此方法使得压头可以缓慢接近试样表面,有足够的时间去计算试样表面的真实高度。国内现有的纳米压痕仪全部依赖进口,其可控温组件多为几十万元,本发明成本较低,且可信度高于纳米压痕仪上配置控温组件。
附图说明
图1高聚物纳米压痕恒温水浴实验台实施例视图。
图230℃下环氧树脂微结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
图360℃下环氧树脂微结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
图中:1、容置槽I,2、容置槽II,3、保温材料,4、加热管,5、控温装置,6、保温盖,7、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高聚物纳米压痕恒温水浴实验台及利用该实验台进行纳米压痕实验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88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