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搅拌车接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79129.0 | 申请日: | 2013-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6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孙治本;刘相东;刘英;李恒海;张爽;宁冬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通汽车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5/42 | 分类号: | B28C5/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25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搅拌 车接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搅拌车卸料槽附属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搅拌车接料装置。
背景技术
搅拌车接料装置,是一种设置在搅拌车卸料槽的尾端,用于接纳卸料槽的溢料的装置,广泛存在于搅拌车领域;现有的搅拌车接料装置,通常包括卸料槽和接料机构,接料机构为挡板或接料桶,在使用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接纳溢料、防止溢料洒出污染环境、以及方便地倾倒溢料,成为衡量接料装置的重要标准。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2985791U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搅拌车卸料装置,包括卸料槽、设置在卸料槽内的挡板、以及设置在挡板上用于密封挡板和卸料槽的密封装置,然而这种挡板并不能完全阻止砂浆的溢出,而且长期使用后在胶皮磨损的情况下,挡板会再次发生溢料。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895360U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搅拌车防洒料装置,包括设置在卸料斗出料端的筒体,筒体的底部还设置有卸料机构,然而这种防洒料装置并不能保证使用者每次都能将溢料排净,长期使用后筒体内积料凝固,逐渐失去接料功能。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2805418U以及CN202106472U的发明专利,分别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搅拌车卸料槽的防洒料装置和混凝土搅拌车、以及一种搅拌车及其接料装置,均包括接料斗和卸料槽,接料斗可旋转的与卸料槽相连,然而这两种接料斗都存在接料量有限、接纳溢料过程中溢料容易洒出、以及倒出溢料较为麻烦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地接纳溢料、防止溢料洒出、同时倾倒溢料较为方便且溢料能够有效排净的新型搅拌车接料装置。
本发明的新型搅拌车接料装置,包括U型的卸料槽、接料斗和连接臂,所述接料斗为由底板、两个侧板、背板和前板围成的盒型接料斗,所述前板向外延伸为挡料板,所述底板与前板的夹角大于90°,所述两个连接臂的一端均通过第一转轴固定在所述卸料槽的侧壁、并且另一端均通过第二转轴固定在所述侧板上,所述接料斗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在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所述接料斗的重心与挡料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转轴的前后两侧,所述接料斗的开口设置在所述卸料槽的出料口下方,所述挡料板顶压在所述卸料槽的出料口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接料斗还具有第二工作位置,在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所述挡料板的左右两侧边缘与所述卸料槽的顶部边缘相贴合、或者所述前板的左右两侧边缘与所述卸料槽的顶部边缘相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与卸料槽、以及所述第二转轴和侧板之间相互铰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卸料槽的侧壁、并在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设置有弯曲臂,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卸料槽相对转动,所述第一转轴通过固定螺丝与所述连接臂固定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挡料板的内侧面设置有多条相互平行的导流突条。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卸料槽左右两侧的侧壁顶部还均设置有挂钩。
进一步的,所述卸料槽开口处的外缘还设置有挡条,所述连接臂的顶部位于所述挡条一侧还设置有限位螺丝,所述限位螺丝顶压在所述挡条上。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与前板的夹角为113.3°,所述底板与背板的夹角为9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包括U型的卸料槽、接料斗和连接臂,接料斗为由底板、两个侧板、背板和前板围成的盒型接料斗,前板向外延伸为挡料板,底板与前板的夹角大于90°,两个连接臂的一端均通过第一转轴固定在卸料槽的侧壁、并且另一端均通过第二转轴固定在侧板上,接料斗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在第一工作位置,接料斗的重心与挡料板分别位于第二转轴的前后两侧,接料斗的开口设置在卸料槽的出料口下方,挡料板顶压在卸料槽的出料口的两侧;这样,可以有效地接纳溢料、防止溢料洒出、同时倾倒溢料较为方便且溢料能够有效排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通汽车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通汽车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91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检测部件的工业防护面罩
- 下一篇: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颈椎病的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