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脚架组件及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79472.5 | 申请日: | 2013-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5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纬创资通(中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08 | 分类号: | F16M11/08;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和天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9 | 代理人: | 严慎;孙怡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汐***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脚架 组件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脚架组件(stand assembly)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计算机是现代人生活与工作中使用最普遍也最方便的工具。一般的桌上型计算机因设备繁多、安装不易以及只能定点使用的限制,并无法供携带。因此,可以提供随身携带与便捷使用等优点的平板计算机在此方面即显现出其优势。
但平板计算机仅具有触控式屏幕,在操作与应用时仍具有些许的不便与困扰。举例来说,平板计算机的触控式屏幕仅可呈水平式置放,无法侧立或斜倾摆置。在使用时必须低头观视屏幕,容易造成使用者颈肩部的不适。若将平板计算机倚靠在其他物件上,则不易定位,且易导致平板计算机滑动而造成操作上的不便。因此,随着平板计算机的大量发展,市面上已有独立的脚架或者本体后方具有脚架的平板计算机被设计出,以方便使用者将整机立于桌上并移动至使用者面前使用。
然而,公知的脚架设计大部分是采用支撑支架式,其展开时会与机体成V字形,可能还会以管状柱形式上下移动,其机械式的操作方式并无新意。并且,公知的脚架设计大部分是以弹簧作为扭力定点,长时间使用之后可能会弹性疲乏。再者,公知的脚架设计的各零件不仅模具无法共享而使得成本高,整体体积过大还会造成包装空间的浪费。
因此,如何提出一种可改变公知脚架设计思维的脚架组件及电子装置,是目前业界亟欲投入研发资源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脚架组件,供一物件使用,该脚架组件包括一基座、一第一脚架单元以及一第二脚架单元;该基座固定至该物件;该第一脚架单元包括一第一本体以及一延伸部,该第一本体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以及一第一枢轴,该延伸部连接该第一本体,并由该第二端延伸远离该第一本体,该延伸部具有一第一轴孔,该第一轴孔具有相连通的一第一孔部以及一第二孔部,其中该第一枢轴枢接至该基座;该第二脚架单元包括一第二本体,该第二本体具有一第三端以及一第二枢轴,其中该第二枢轴可选择性地枢接至该第一孔部或该第二孔部,当该第二枢轴枢接至该第一孔部时,该第三端抵靠该第二端,当该第二枢轴枢接至该第二孔部时,该第三端离开该第二端,使得该第二脚架单元可相对该第一脚架单元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轴孔还具有第一紧缩部。第一紧缩部突伸至第一孔部与第二孔部之间。第一轴孔在第一紧缩部之处具有第一最小宽度。第一最小宽度小于第二枢轴的直径。第二枢轴可选择性地通过第一紧缩部而枢接至第一孔部或者通过第一紧缩部而枢接至第二孔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本体还具有第一卡合槽。第一卡合槽位于第二端。第二脚架单元还包含第一卡合部。第一卡合部连接第二本体,并位于第三端。当第二枢轴枢接至第一孔部,且第三端抵靠第二端时,第一卡合部卡合于第一卡合槽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基座包含底板以及枢接部。底板固定至物件。枢接部连接底板,并具有第二轴孔。第二轴孔具有相连通的第三孔部以及第四孔部。第一枢轴可选择性地枢接至第三孔部或第四孔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二轴孔还具有第二紧缩部。第二紧缩部突伸至第三孔部与第四孔部之间。第二轴孔在第二紧缩部之处具有第二最小宽度。第二最小宽度小于第一枢轴的直径。第一枢轴可选择性地通过第二紧缩部而枢接至第三孔部或者通过第二紧缩部而枢接至第四孔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基座还包含挡止部。挡止部连接底板。当第一枢轴枢接至第三孔部时,第一本体抵靠底板,且第一端抵靠挡止部。当第一枢轴枢接至第四孔部时,第一端离开挡止部,使得第一脚架单元可相对枢接部转动。当第一枢轴枢接至第四孔部,且第一脚架单元由抵靠底板转动至抵靠挡止部时,第一脚架单元相对枢接部转动预定角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挡止部具有第二卡合槽。第一脚架单元还包含第二卡合部。第二卡合部连接第一本体,并位于第一端。当第一枢轴枢接至第三孔部,且第一端抵靠挡止部时,第二卡合部卡合于第二卡合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纬创资通(中山)有限公司;,未经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纬创资通(中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94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