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建筑综合防雷技术实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80348.0 | 申请日: | 2013-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1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18 | 分类号: | G09B23/18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鲁秦 |
地址: | 311231***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建筑 综合 防雷 技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训教学装置,尤其是一种智能建筑综合防雷技术实训装置。
背景技术
防雷接地技术是建筑电气专业群中一项基础而重要的内容,而对防雷施工技术实训一直没有很好的实训装置,更多的主要是到建筑物现场或防雷企业施工现场去学习,而且现场许多防雷技术都是隐蔽工程,很难看到,具有危险性。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建筑线缆密布、系统设备繁多、微电子装备复杂,防护能力单薄,使得智能建筑及其内设备很容易受到雷击及其二次效应的作用。因此,目前各种先进的智能建筑防雷技术应运而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反映工程实际状况,促进实践教学的智能建筑综合防雷技术实训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智能建筑综合防雷技术实训装置,包括外部防雷系统和内部防雷系统,该装置还包括一个建筑物模型支架结构,其底部设有基础钢筋接地装置,其中外部防雷系统包括设于建筑物模型支架结构上方的避雷针和避雷带,避雷针和避雷带互相连通并通过两根对接的引下线与基础钢筋接地装置连接,其中内部防雷系统包括一个强电接地排和一个弱电接地排,强电接地排和弱电接地排垂直贯穿建筑物,且底部分别与基础钢筋接地装置相连接,强电接地排与配电箱内的三级电源避雷器通过等电位端子板相连接,弱电接地排与一系列弱电避雷器通过等电位端子板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弱电避雷器包括网络避雷器、信号避雷器和天馈避雷器。
作为优选,所述天馈避雷器与卫星电视接收锅相连接,卫星电视接收锅设于建筑物模型支架结构顶部,且其位置低于避雷针。
作为优选,所述基础钢筋接地装置与一个总等电位端子板相连接。
作为优选,进入配电箱的电缆通过埋地钢管引入装置内部,埋地钢管上设有抱箍并与总等电位端子板相连接。
作为优选,装置内设有引入的水煤气管,水煤气管上设有计量表,水煤气管位于计量表两侧设有的抱箍搭接并与总等电位端子板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总等电位端子板与实训楼接地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引下线上设有一个用于测接地电阻的断接卡子。
作为优选,所述建筑物模型支架结构高2米,宽1.2米,长1.5米,采用20cm×20cm的槽钢焊接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基础钢筋接地装置采用四根16mm螺纹钢筋箍成。
发明有益的效果是:本发明结构合理,很好的模拟了建筑物中的防雷系统,并且使得原本隐藏在建筑物内部的防雷系统在教学中得到直观的体现,具有危险性小的特点;通过该装置可以开展接地电阻测试、焊接工艺、供配电系统防雷接地安装、等电位端子板的制作、信号避雷器安装与检测等多个实训项目,填补了建筑电气专业群教学中防雷接地实训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建筑物模型支架结构1,基础钢筋接地装置2,避雷针3,避雷带4,引下线5,强电接地排6,弱电接地排7,三级电源避雷器8,网络避雷器9,信号避雷器10,天馈避雷器11,卫星电视接收锅12,总等电位端子板13,电缆14,埋地钢管15,水煤气管16,计量表17,实训楼接地18,断接卡子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如图1,这种智能建筑综合防雷技术实训装置,包括一个建筑物模型支架结构1,其底部设有基础钢筋接地装置2。实训装置设计既要能展示工程现场实际的工艺技术和防雷构件,又要合理占用实训场所,所以本装置采用20cm宽的槽钢焊接成高2米,宽1.2米,长1.5米的建筑物模型支架结构1。之所以采用这种规格槽钢,因为它的大小跟建筑物柱子相近具有真实感,而且可以容纳多根16mm主钢筋作为引下线5穿过,同时有利于焊接各种防雷构件。槽钢建筑物模型底部设计是由四根16mm螺纹钢筋箍成的基础钢筋接地装置2,作为建筑物共同接地系统。本装置设计不仅要展示外部防雷,而且要展示内部防雷以及防雷施工工艺等,最终将各种类型防雷子系统共同连接在一个共用接地的基础钢筋接地装置2上。
其中外部防雷系统包括设于建筑物模型支架结构1上方的避雷针3和避雷带4,避雷针3和避雷带4互相连通并通过两根对接的引下线5与基础钢筋接地装置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03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垃圾分离的装置
- 下一篇:滑锥阀全周矩形节流口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