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承装置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80514.7 | 申请日: | 2013-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71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饭野朗弘;小泽明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9/54 | 分类号: | F16C19/54;F16C35/07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肖日松,李婷 |
地址: | 日本千叶***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装置 制造 方法 以及 信息 记录 再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装置、轴承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信息记录再生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使各种信息在磁盘(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磁记录介质”)上记录及再生的硬盘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一般而言,信息记录再生装置具备:头部万向架组件(head gimbal assembly),其具备在磁盘上记录再生信号的滑动件;以及臂(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转动部件”),其将头部万向架组件安装在顶端侧。该臂能够通过设于基端侧的轴承装置而转动。通过使臂转动,从而能够使滑动件移动至磁盘的规定位置,进行信号的记录和再生。
一般而言,轴承装置具备轴和被轴插入并沿轴的轴向并排配置的一对滚动轴承。另外,一对滚动轴承分别具备固定于轴的内圈、围绕内圈的外圈、覆盖外圈的增强用衬套以及配置在内圈与外圈之间的多个滚动体。臂经由衬套而外嵌于外圈。
另外,最近,为了与信息记录再生装置的更加小型化和薄型化、低成本化相对应,对于装入信息记录再生装置的轴承装置也要求更加小型化和薄型化、低成本化。
于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轴承装置,其具备经由垫片沿轴向并排配置的一对外圈,将上述外圈形成为比现有的轴承装置的外圈更厚壁,并且设置彼此固定上述外圈的公差环(tolerance ring),由此废除衬套。
依照专利文献1,通过废除衬套,从而能够使轴承的零件件数减少,使轴承的组装工时和制造成本降低,并且增厚外圈,由此能够承受重负荷,因而能够实现轴承装置的小型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080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现有技术的轴承装置中存在以下问题。
在现有技术的轴承装置中,当将转动部件外嵌于外圈而装入时,有可能一对外圈的中心轴彼此偏移。该一对外圈的相对偏移成为转动部件转动时的转矩脉动和转矩增大的原因,因而当在滑动件与磁记录介质之间进行信息的记录和再生时,有可能发生记录不良和再生不良。
于是,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抑制转动时的转矩脉动和转矩增大且能够实现小型化、轻质化以及低成本化的轴承装置、该轴承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具备该轴承装置的信息记录再生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轴承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轴和沿上述轴的轴向并排配置的一对滚动轴承部,上述一对滚动轴承部分别具备在与上述轴的中心轴相同的轴上配置的内圈、从上述轴的径向的外侧围绕上述内圈的外圈、以及被滚动自如地保持在上述内圈与上述外圈之间的多个滚动体,当将上述径向上的上述滚动体的最内部与上述中心轴的间距作为第一间距并将上述径向上的上述滚动体的最外部与上述中心轴的间距作为第二间距时,上述一对滚动轴承部的上述内圈分别形成为上述轴向的内侧端部的外半径比上述第一间距更小,并且具备形成为从上述轴向的内侧朝向外侧而外半径与上述第一间距相比变大的内圈滚动面,上述一对滚动轴承部的上述外圈分别形成为上述轴向的外侧端部的内半径比上述第二间距更大,并且具备形成为从上述轴向的外侧朝向内侧而内半径与上述第二间距相比变小的外圈滚动面,上述一对滚动轴承部的外圈彼此一体地形成。
依照本发明,由于一对滚动轴承部的外圈彼此一体地形成,因而例如当将转动部件外嵌于一对滚动轴承部的外圈时,在一对滚动轴承部的外圈的中心轴不发生相对偏移。所以,能够提供能够抑制转动时的转矩脉动和转矩增大的轴承装置。
另外,通过将一对滚动轴承部的外圈彼此一体地形成,从而不必如现有技术那样设置垫片或公差环、衬套等。所以,能够削减轴承装置的零件件数,因而能够实现轴承装置的小型化、轻质化以及低成本化。尤其是,由于不需要垫片,因而能够使一对滚动轴承部沿轴向接近而配置。由此,能够实现轴承装置的轴向的薄型化,并且能够实现材料费的低成本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精工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05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轧制过程中摩擦系数模型优化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固定浮阀塔板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