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滤茶叶碗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81007.5 | 申请日: | 2013-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9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谢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永生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邱奕才;江裕强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碗,特别是一种滤茶叶碗。
背景技术
碗作为人们日常必需的饮食器皿,碗的起源目前不可考,不过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泥质陶制的碗,其形状与当今无多大区别,即口大底小,碗口宽而碗底窄,下有碗足,高度一般为口沿直径的二分之一,多为圆形,极少方形。不断变化的只是质料,工艺水平和装饰手段。一般用途是盛装食物。
在以碗装茶叶进行冲泡,除了在色泽、意境上都有特殊的含义,但是因茶叶在碗中浸泡,人们在喝茶时难免会喝到茶叶,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寻求一种能在不破坏茶叶浸泡意境的基础上,依旧能实现碗的功能的功能碗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达到以上目的,提供了一种通过碗内交叉状的粗糙层,在饮用碗中茶的时候可以对经过的茶叶进行过滤的滤茶叶碗。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滤茶叶碗,该碗内腔有一圈粗糙层,粗糙层为交叉线状,且粗糙层上端不与碗边缘重合,下端不与碗底重合,如此一来茶叶在浸泡的过程中,因茶叶会沉底,茶叶会一直保持在粗糙层的下端,既粗糙层下端不与碗底重合的部分,而人在喝茶的时候,嘴与碗有一定程度的接触,粗糙层上端不与碗边缘重合部分既是人嘴的接触位置,在人喝茶的时候,碗内茶水会沿着碗的弧线流向人嘴,而茶水势必经过粗糙层,因粗糙层上为交叉线状,有摩擦力,对经过的茶叶进行阻隔,使茶叶的运动路径停留在粗糙层上,不会随着水流流向人的嘴巴里,从而起到过滤的作用。
粗糙层在碗中呈环状,即可对碗的全方位进行过滤,无论人在哪个位置喝茶,粗糙层都能起到过滤的作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滤茶叶碗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 功能多样,该碗除了可以实现碗的基本功能外,因其内腔有一圈粗糙层,在喝茶的同时可以对碗中茶水进行过滤,实现一物多用;
2、 过滤效果好,碗内腔的粗糙层为交叉线状,其摩擦力大,对经过的茶叶有很好的阻挡作用,能够起到最佳的过滤效果;
3、 结构合理,碗的内腔仅有一圈粗糙层,碗的底部与边缘均没有粗糙层,因此在冲泡茶水时茶叶会停留在没有粗糙层的碗底,而人在喝茶时碗边缘没有粗糙层,经过过滤的茶叶不会因为与人嘴太近而喝入茶叶。
附图说明
图中所示为本发明滤茶叶碗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中所示,一种滤茶叶碗,该碗1内腔有一圈粗糙层2,粗糙层2为交叉线状,且粗糙层2上端不与碗1边缘重合,下端不与碗1底重合,如此一来茶叶在浸泡的过程中,因茶叶会沉底,茶叶会一直保持在粗糙层2的下端,既粗糙层2下端不与碗1底重合的部分,而人在喝茶的时候,嘴与碗1有一定程度的接触,粗糙层2上端不与碗1边缘重合部分既是人嘴的接触位置,在人喝茶的时候,碗1内茶水会沿着碗1的弧线流向人嘴,而茶水势必经过粗糙层2,因粗糙层2上为交叉线状,有摩擦力,对经过的茶叶进行阻隔,使茶叶的运动路径停留在粗糙层2上,不会随着水流流向人的嘴巴里,从而起到过滤的作用。
粗糙层2在碗1中呈环状,即可对碗1的全方位进行过滤,无论人在哪个位置喝茶,粗糙层2都能起到过滤的作用。
粗糙层2的线状在能达到过滤的使用效果的基础上,亦可以采用其他的线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永生,未经谢永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10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运算放大器电路
- 下一篇:一种频率和带宽可调的射频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