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通信设备和数据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81463.X | 申请日: | 2013-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802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张行功;郭宗明;姚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12/701;H04L12/7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通信设备 内容中心 资源信息 数据通信 信息发送单元 信息生成单元 带宽资源 节点广播 节点距离 资源路径 网络 链接 指向 占用 保留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通信设备,位于内容中心网络中,所述数据通信设备包括:信息生成单元,用于针对所述数据通信设备拥有的任一项资源,生成对应的资源信息,所述资源信息包括任一项资源的标识、链接指向信息和所述任一节点距离该资源的路径长度;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内容中心网络中的其他节点广播所述资源信息。本发明还提出了相应的数据通信方法。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使得内容中心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只保留长度最短的资源路径,从而有助于避免对带宽资源的过多占用,并且加快节点对资源的获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通信设备和一种数据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信息中心网络(ICN,Information-Centric Network),又名内容中心网络(CCN,Content-Centric Network),将内容作为传输基础,通过名字来获取内容而不再通过IP。内容中心网络在自组织的网络环境中可以充分发挥其优点,(移动)节点之间的通信只依赖于他们需要的内容,而不是如IP网络那样依赖于事先计算的一条确定路径来连接到一个节点。在内容中心网络中,节点只以Host name被识别,而不再需要IP地址,并且数据可以被任何节点缓存,以便将来被重新利用。
具体地,内容中心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对一项资源生成对应的一条兴趣,将该兴趣记录在自身的FIB(Forwarding Information Base)表中,如果该资源为该节点所有,该节点还为该兴趣生成一链路指向信息,即Link信息,当Link信息指向该节点时,表明该节点可以获得该资源;该节点将Link信息与兴趣相关联地存储在FIB表中,并广播至内容中心网络中的其他节点。
若当前节点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FIB表之后,该节点将接收到的FIB表中的兴趣(自身的FIB表中没有的兴趣)添加至自身的FIB表中,并为新添加的兴趣生成对应的Link信息,该Link信息指向当前节点,表明当前节点可以用于获取该资源,然后发送修改后的FIB表。
通过多个层级的节点之间的信息广播,使得网络内的所有节点都知道可以从哪个节点处获取所需的资源,并且每个节点只需要关心与其相邻的上、下层级的节点即可,无需了解到资源实际上所处的位置。
可见,当某个节点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FIB表时,该FIB表中的某个兴趣的Link信息都是指向该FIB表的发送方的,然而该发送方并不一定拥有具体的资源数据;因此,如果某个节点希望获取某个兴趣对应的资源时,需要向其上一级(节点A从节点B发送的FIB表中获知该兴趣时,节点B为节点A的上一级节点)节点发送获取请求,而当上一级节点并不拥有该资源数据时,需要逐层向上级转发获取请求,直至某个节点真正拥有该资源时,再逐层向下级转发资源数据。
然而,当某个节点同时接收到多个节点发送的FIB表,且都指向同一资源时,该节点无法确定哪个节点真正拥有该资源,也无法确定哪个节点距离拥有该资源的节点更近(转发次数更少),使得资源的传输过程十分盲目,很可能造成对带宽资源的浪费,且消耗更多的时间。
因此,如何识别出每个节点与资源之间的距离,以便在最少的转发次数下获取资源数据,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通信技术,可以使得内容中心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只保留长度最短的资源路径,从而有助于避免对带宽资源的过多占用,并且加快节点对资源的获得。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数据通信设备,位于内容中心网络中,所述数据通信设备包括:信息生成单元,用于针对所述数据通信设备拥有的任一项资源,生成对应的资源信息,所述资源信息包括任一项资源的标识、链接指向信息和所述任一节点距离该资源的路径长度;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内容中心网络中的其他节点广播所述资源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大学;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14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