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用冷凝器的吸收式热泵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81718.2 | 申请日: | 2013-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1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章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莹莹 |
主分类号: | F25B15/02 | 分类号: | F25B15/02;F25B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经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用 冷凝器 吸收 式热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低温余热利用热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利用吸收式热泵技术回收余热资源,主要目的是高效地将热量从低温热源传送到高温热源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吸收式热泵机组对低品位热能的高效利用,既可节约能源又可保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为了在提高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供热温度满足用户需求同时,使机组拥有较高的性能指数,为了更高效的利用余热资源,本发明采用巧妙的流程,得到了一种共用冷凝器的吸收式热泵,该机组对不同品位的余热可在不同的循环中应用,在能满足用户供热需求的同时拥有较高的性能指数,同时具有多个供热端,该机组更丰富了吸收式热泵机组的类型,可以高效利用余热介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共用冷凝器的吸收式热泵,具体发明内容分项阐述如下:
一种共用冷凝器的吸收式热泵,主要由第一发生器、第二发生器、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冷凝器、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第一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第一溶液泵和第二溶液泵组成。第一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吸收器连通。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第二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分别经第一节流阀与第一蒸发器连通和经第二节流阀与第二蒸发器连通。第一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连通。第二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和冷凝器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还分别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一发生器和第二发生器还分别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一种共用冷凝器的吸收式热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共用冷凝器的吸收式热泵的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中,1—第一发生器,2—第二发生器,3—第一吸收器,4—第二吸收器,5—冷凝器,6—第一蒸发器,7—第二蒸发器,8—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第一节流阀,11—第二节流阀,12—第一溶液泵,13—第二溶液泵。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一种共用冷凝器的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它主要由第一发生器、第二发生器、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冷凝器、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第一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第一溶液泵和第二溶液泵组成,第一吸收器3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12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8与第一发生器1连通,第一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8与第一吸收器3连通,第一发生器1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第二吸收器4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9与第二发生器2连通,第二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2与第二吸收器4连通,第二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冷凝器5有冷剂液管路分别经第一节流阀10与第一蒸发器6连通和经第二节流阀11与第二蒸发器7连通,第一蒸发器6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3连通,第二蒸发器7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4连通,第一吸收器3、第二吸收器4和冷凝器5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一蒸发器6和第二蒸发器7还分别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一发生器1和第二发生器2还分别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一种共用冷凝器的吸收式热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莹莹,未经章莹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17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顶盖混线生产自动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同轴激光焊接工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