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杆塔桩基础露头升高结构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82170.3 | 申请日: | 2013-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0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苏春发;苏伟;刘智勇;颜天佑;凌晖;杨建国;李文丽;万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电力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E02D27/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谢伟;曾旻辉 |
地址: | 51061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杆塔 桩基础 露头 升高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杆塔桩基础露头升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桩基柱、支撑桁架和露头柱;
所述支撑桁架包括多根支撑柱、第一横杆、第一斜杆、第一连接杆、第二斜杆、第二连接杆,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桩基柱一一匹配,上端与杆塔连接,下端与所述桩基柱连接;所述第一横杆与所述支撑柱垂直,两端分别连接于两相邻的支撑柱的上端;所述第一斜杆一端连接于所述任一支撑柱的下端,另一端连接于与所述支撑柱相连的第一横杆中部;所述第一连接杆垂直于所述第一斜杆,一端连接于所述任一支撑柱的上端,另一端连接于与所述支撑柱相连的第一斜杆中部;所述第二斜杆两端分别连接于两相邻的第一横杆的中部;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斜杆中部,另一端连接于距离所述第二连接杆最近的支撑柱的上端;
所述每一露头柱包裹一支撑柱,并部分包裹与所述支撑柱匹配的桩基柱,所述露头柱上端与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平齐,下端延伸至所述桩基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塔桩基础露头升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柱的直径:所述露头柱的直径=1:1.1~1: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塔桩基础露头升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露头柱上端至所述支撑柱下端的高度:所述支撑柱下端至所述露头柱下端的高度=1:1.2~1: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塔桩基础露头升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所述桩基柱和所述露头柱同心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杆塔桩基础露头升高结构,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桩基柱还设有方体承台和两个加固桩,所述方体承台位于所述露头柱下方,包裹部分所述桩基柱并与所述桩基柱垂直,所述加固桩的数量为2,设置于所述方体承台下表面,沿所述桩基柱对称分布,并与所述桩基柱平行。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塔桩基础露头升高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杆塔和桩基柱分离;
将支撑桁架的支撑柱下端固定于所述桩基柱,将支撑桁架的支撑柱上端固定于所述杆塔;
在所述支撑柱和桩基柱外施造露头柱,所述每一露头柱包裹一支撑柱,并部分包裹与所述支撑柱匹配的桩基柱,所述露头柱上端与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平齐,下端延伸至所述桩基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杆塔桩基础露头升高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支撑桁架的支撑柱下端固定于所述桩基柱之后和所述将支撑桁架的支撑柱上端固定于所述杆塔之前还包括,在所述支撑柱内灌注混凝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杆塔桩基础露头升高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杆塔和桩基柱分离之后和所述将支撑桁架的支撑柱下端固定于所述桩基柱之前还包括:
在任一所述桩基柱上施造方体承台和加固桩,所述方体承台位于所述露头柱下方,包裹部分所述桩基柱并与所述桩基柱垂直,所述加固桩的数量为2,设置于所述方体承台下表面,沿所述桩基柱对称分布,并与所述桩基柱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杆塔桩基础露头升高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柱和桩基柱外施造露头柱之后还包括裁去所述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斜杆、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斜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延伸出所述露头柱的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电力设计院,未经广州电力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217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测量柔性片状材料表面电阻的装置
- 下一篇:异常过电压在线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