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出口盆栽散尾葵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83788.1 | 申请日: | 2013-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7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余德亿;黄鹏;姚锦爱;胡进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13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出口 盆栽 散尾葵 加工 方法 | ||
1. 一种出口盆栽散尾葵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采收及精选、冲洗及整形、消毒及凉干、配基及上盘、健苗及驯化、检验及消毒、包装及运输的7个出口加工流程进行组装,构建适用于出口盆栽散尾葵的加工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采收及精选
a. 采收:在种植区域选取袋栽散尾葵,做好标记,在不损伤根系的情况下将脱袋的散尾葵所带泥土或基质去除干净,将采收的散尾葵斜放于硬筐中,运回出口加工场地;
所述的袋栽散尾葵应根系良好,茎杆光滑、健康、匀称且结实,叶片完整、亮绿且不徒长、无病斑、无害虫、无枯叶;
b. 精选:在出口加工场地,对脱袋散尾葵进行再次挑选,将挑选的植株轻搬进冲洗区;
所述的植株为:苗龄在2~3年,高约1.5~2.0 m且健壮,每袋总叶数50~60片,叶片健壮不徒长,叶色浓绿,无病虫,叶尾微微下垂;
2)冲洗及整形
a. 冲洗:在清洗机台内,用增压水枪将无污染的深井水或自来水加压至不会对植株根系及茎叶造成损伤,依序冲洗散尾葵的根系、茎杆及叶片上的泥沙和其他杂质,将洗净后的植株轻轻侧放进塑料漏空硬筐中,沥干水后移至整形区;
b. 整形:在洁净的整形区,将洗净后的散尾葵整齐摆放好,并凉干,挑除有损伤及虫孔的植株,用剪去每株散尾葵的无用根、断根和烂根,同时剪除病虫枝叶、黄枝叶和枯枝叶,修剪口茎杆保持平整,依株高、地径及需求进行分级,每50 cm株高、3 cm地径为1个规格,分级后分别轻轻侧放进塑料漏空硬框中,移至消毒区;
3)消毒及凉干
a. 消毒:使用当天以质量分数为45%咪鲜胺水乳剂1500倍液+质量分数为5%阿维菌素可溶液剂3000倍液混合配制成200 L消毒液,取修剪与分级好的散尾葵,将根部及1/3茎秆部放进消毒液中浸泡3~5 min,提起植株放在桶面沥干水1~2 min后轻移到凉干区;
b. 凉干:将消毒后的散尾葵按品级依次平铺在通风、透光且干净的凉干层架上凉干,植株未见有水滴时就可将其轻移至上盆区域;
4)配基及上盆
a. 配基:选取珍珠岩、泥炭、椰糠3种介质,用无污染的深井水或自来水将珍珠岩过多的碱性物质冲洗干净,取1份珍珠岩+1份泥炭+8份椰糠充分搅拌均匀,将基质水分调至见干见湿状态,将配好的基质装入消毒柜或消毒箱内,用通气管通入蒸汽,加热到70℃~100℃,密闭消毒30~60 min;
b. 上盆:选择透气、美观的盆具和3~5株组合好的散尾葵植株,在盆底先垫2~3 cm基质,再将组合好的植株放进盆内,从盆缘添加基质,基质压实后距离盆杯面1~2 cm,将种好的盆栽散尾葵搬至出口盆栽温室或棚室内,间隔摆放整齐;
5)健苗及驯化
a. 健苗:上盆散尾葵移入温室或棚室后,立即用400倍诱根发水剂浇透基质,同时向叶片喷水;盆栽温室或棚室内的温度保持在18℃~30℃之间,湿度保持在70%~80%之间;种植3~5天后喷施600~800倍微生物菌剂泰诺特立克,之后隔10天喷1次;长新根前20天,每天向叶片喷雾5000倍液30-10-10+TE全水溶性肥料花无缺6~8次;长根后,部分遮光,1个月后进行全光照,每天用喷雾设施向叶片喷水2~3次,见干见湿即可;以稀薄腐熟的饼肥水或质量分数为0.3%复合肥水溶液交替施用,隔1~2周施肥1次,并结合喷施质量分数为0.1%磷酸二氢钾溶液,基质施肥和喷施叶面肥应间隔7天;冬季减少施肥次数或停止施肥;及时剪除病虫叶、枯黄叶、和撕裂叶,叶尖因干燥出现枯黄时,只剪齐叶尖;冬季将植株瘦弱、病虫、枯死、过密等枝条剪掉;冬季大棚和温室需覆盖薄膜,使散尾葵越冬温度保持在10℃以上;
b. 驯化:出口前1个月,将大棚或温室温度控制在15~20℃,遮荫,出口前3周停止施肥;阶段性控制给水,并在出口前l~2天停止浇水;
6)检验及消毒
a. 检验:挑选无病虫、无腐烂、无黄叶、无干枝叶、驯化好的盆栽散尾葵,将苗木放置在隔离间,实行进一步检验:目测检验株形是否美观,叶片是否浓绿、光亮、完整,冠幅是否紧密,株高、盆规格、植株重量植株生根情况是否符合要求;目测检验植株茎杆和叶片有无病虫害,设备检测基质及根茎有无线虫;根据进口国的要求检验经过消毒的无土基质;
b. 消毒:出口前植株控水;出口包装前7天用质量分数为40%敌磺钠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和质量分数为5%阿维菌素乳油4000~5000倍液灌透进行基质消毒;出口前1~2天,用质量分数为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质量分数为5%唑螨酮乳油1500~2000倍液喷施盆栽散尾葵的茎秆及叶片对植株进行消毒,后对盆栽基质浇足水;
7)包装及运输
a. 包装:将盆擦干净,摘除黄叶、干叶、干枝,用报纸、套袋等包装物将每盆盆栽散尾葵的叶片及茎杆包扎好,将包扎好的盆栽散尾葵竖直、整齐放入按集装箱规格定置及经过熏蒸处理,并盖上熏蒸处理章的木柜内,木板内侧贴上报纸,然后封闭木柜,贴好标签,标签上标明植物名称、规格、级别、数量、产地、生产者,用叉车将木柜装入干净、无污染,且设置有通风口及可控制植物运输温度的集装箱,箱内温度设置为15±1℃;整个包装、装箱过程,均应在工棚内或包装车间进行,轻拿轻放,并避免阳光直晒;
b. 运输:包装运输前对盆栽散尾葵用0.01mg/L的芸苔素内酯或1.5 mg/L的6-苄基腺嘌吟进行保鲜贮运处理;运输时实施实时监控,防止因长期运输,导致盆栽散尾葵的枯叶、腐烂及坏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378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