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射频LDMOS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85697.1 | 申请日: | 2013-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767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遇寒;李昊;周正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423;H01L21/336;H01L21/28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11 | 代理人: | 殷晓雪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频 ldmos 器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射频LDMOS(横向扩散MOS晶体管)器件。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这是一种现有的射频LDMOS器件。在重掺杂p型衬底1之上具有轻掺杂p型外延层2。在外延层2中具有p型体区3和n型漂移区6,两者的侧面可以接触或不接触。在体区3中具有重掺杂n型源区4和重掺杂p型体区引出区5,两者的侧面相接触。体区引出区5用于将体区3对外引出。在漂移区6中具有重掺杂n型漏区7。在部分源区4一直延伸到漏区7之上具有栅氧化层8,其底面接触有源区4、体区3、外延层2(如果体区3和漂移区6的侧面相接触,则栅氧化层8底面不接触外延层2)、漂移区6、漏区7。在部分栅氧化层8之上具有多晶硅栅极9。在漏区7之上具有重掺杂n型多晶硅塞(poly plug)10,用于将漏区7对外引出且降低源漏电容Cds。多晶硅塞10的底部穿越栅氧化层8而与漏区7的上表面相接触。在体区引出区5和源区4之上、栅极9之上各具有金属硅化物12。在上述各部分结构之上具有金属前介质(PMD,Premetal Dielectric)11。接触孔电极13穿越该金属前介质11而连接各个金属硅化物12的上表面。
请参阅图1a,这是图1中的栅极9的俯视示意图。栅极9由主体9a、从主体9a垂直延伸出来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延伸部9b、从主体9a垂直延伸出来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延伸部9c所组成。第二延伸部9c的延伸距离比第一延伸部9b的延伸距离更大。这种结构的栅极9通常称为鱼骨栅,可以降低栅极电阻。从图1a中的A箭头所示的方向观察,就是图1中的栅极9的剖面。现有的栅极9中,栅极主体9a、第一延伸部9b、第二延伸部9c具有相同的高度。通常,栅极主体9a仅在体区3和外延层2的上方(如果体区3和漂移区6的侧面相接触,则栅极主体9a仅在体区3的上方),而栅极的各个延伸部9b、9c则延伸到漂移区6的上方。
然而,栅极的各个延伸部9b、9c置于栅氧化层8之上,在长时间使用之后,栅极的各个延伸部9b、9c上方的金属硅化物12可能会沿着多晶硅的晶界达到下方的栅氧化层8。如果栅氧化层8较薄就有栅极9和漏区7击穿的风险,还会导致IGSS(栅极-源极漏电流)失效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射频LDMOS器件,可以提高栅极的可靠性。为此,本申请还要提供所述射频LDMOS器件的制造方法,可以提升良品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射频LDMOS器件在外延层中具有体区和漂移区;在体区中具有源区;在漂移区中具有漏区;
在部分漂移区之上、或者在部分漂移区和部分外延层之上具有垫氧化层;
在部分源区和部分体区之上、或者在部分源区和部分体区和部分外延层之上具有栅氧化层;
垫氧化层的厚度大于栅氧化层的厚度;
在垫氧化层和部分的栅氧化层之上具有多晶硅栅极;栅极由主体、从主体垂直延伸出来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延伸部、从主体垂直延伸出来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延伸部所组成;第二延伸部的延伸距离比第一延伸部的延伸距离更大;栅极主体仅在栅氧化层的上方,栅极的各个延伸部仅在垫氧化层的上方。
本申请射频LDMOS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在衬底上外延生长出一层外延层;
第2步,在外延层上热氧化生长出一层氧化硅,然后以光刻和离子注入工艺在外延层中形成漂移区;然后采用光刻和刻蚀工艺去除掉部分的该层氧化硅,剩余的该层氧化硅作为垫氧化层;
第3步,在外延层上再次进行热氧化生长,从而在未被垫氧化层覆盖的区域形成一层氧化硅,作为栅氧化层;栅氧化层仅在外延层之上;
第4步,在垫氧化层和栅氧化层之上淀积一层多晶硅,然后采用光刻和刻蚀工艺对该层多晶硅进行刻蚀,形成多晶硅栅极;
栅极由主体、从主体垂直延伸出来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延伸部、从主体垂直延伸出来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延伸部所组成;第二延伸部的延伸距离比第一延伸部的延伸距离更大;栅极主体仅在栅氧化层的上方,而栅极的各个延伸部仅在垫氧化层的上方;
第5步,采用离子注入工艺在外延层中形成体区,然后采用光刻和离子注入工艺,同时对体区和漂移区进行离子注入,在体区中形成源区,在漂移区中形成漏区;然后采用光刻和离子注入工艺,在体区中形成体区引出区,体区引出区与源区的侧面相接触;
第6步,进行退火工艺,然后在体区引出区和源区的上方、栅极的上方同时形成相互独立的金属硅化物,然后在硅片上淀积金属前介质并以平坦化工艺将其上表面打磨平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56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振动测试系统及其振动测试方法
- 下一篇:绝缘骨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