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盗门胶合机及防盗门的胶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85899.6 | 申请日: | 2013-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8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锐;罗坚;刘木林;林超;汪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7D3/02 | 分类号: | B27D3/02;B27D1/08;B32B37/1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南方商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5 | 代理人: | 白家驹 |
地址: | 317605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盗门 胶合 方法 | ||
1.一种防盗门胶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垂直驱动模块、两个压紧与松脱模块、多个胶合模块,多个胶合模块沿纵向排列于垂直驱动模块的机架内,每个胶合模块对应一胶合位;垂直驱动模块的两侧分别活动设置有所述压紧与松脱模块;
垂直驱动模块带动两个压紧与松脱模块上下移动至其中一个胶合位,使压紧与松脱模块横向移动至接驳位,与该胶合位的胶合模块实现接驳;
通过压紧与松脱模块使胶合模块的压板上下运动,实现对防盗门板的压紧或松脱,压紧时对防盗门板进行胶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门胶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驱动模块包括机架、垂直托板、导轨、齿轮、齿条、垂直驱动电机,机架的四条支撑腿上分别设置有导轨,位于同侧的支撑腿通过导轨活动连接一垂直托板;垂直托板连接齿条,齿条与齿轮相啮合;齿轮通过垂直驱动电机实现驱动;垂直驱动电机驱动齿轮旋转,通过齿条带动垂直托板沿导轨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盗门胶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与松脱模块包括接驳托板、导向柱、压紧电机、气缸、浮动联轴器,接驳托板上横向设置有多根导向柱;接驳托板通过导向柱实现与垂直驱动模块的垂直托板之间的连接;
接驳托板连接气缸,气缸能够驱动接驳托板横向运动;接驳托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压紧电机,压紧电机通过弹簧连接浮动联轴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防盗门胶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合模块包括三块压板、梯形丝杠、蜗轮蜗杆减速机,中间压板与垂直驱动模块的机架固定连接,中间压板的四个角分别固定穿设梯形丝杠,梯形丝杠的上端活动连接上活动压板的四个角,梯形丝杠的下端活动连接下活动压板的四个角;梯形丝杠连接蜗轮蜗杆减速机输出轴;
当压紧与松脱模块与胶合模块处于接驳状态时,压紧与松脱模块的压紧电机通过浮动联轴器将扭矩传递给蜗轮蜗杆减速机,蜗轮蜗杆减速机带动梯形丝杠旋转,使上、下活动压板沿梯形丝杠相对于中间压板上下移动,实现对门板的夹紧或松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盗门胶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活动压板和下活动压板分别通过螺母实现与梯形丝杠的活动连接。
6.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门胶合机的防盗门的胶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多个防盗门板分别放入各胶合模块的相邻两块压板之间;
第二步,将压紧与松脱模块移动至第一胶合位;
第三步,使压紧与松脱模块与胶合模块接驳;
第四步,对胶合位上的防盗门板进行胶合;
正向驱动压紧与松脱模块的压紧电机,压紧电机通过浮动联轴器传递扭矩,使蜗轮蜗杆减速机正转,带动胶合模块的梯形丝杠旋转,使胶合模块的两块压板夹紧防盗门板,对防盗门板进行胶合;
当防盗门板被压紧一段时间后,反向驱动压紧与松脱模块的压紧电机,使蜗轮蜗杆减速机反转,带动胶合模块的梯形丝杠反向旋转,使胶合模块的两块压板松开防盗门板;
第五步,对下一胶合位的防盗门板进行胶合;
驱动垂直驱动模块的垂直驱动电机,将压紧与松脱模块移动至下一胶合位;重复第三步和第四步,对下一胶合位上的防盗门板进行胶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盗门的胶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的具体方法是:驱动垂直驱动模块的垂直驱动电机,垂直驱动模块带动垂直托板及连接于其上的压紧与松脱模块上下移动至第一胶合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盗门的胶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的具体方法是:驱动压紧与松脱模块的气缸,气缸带动接驳托板横向移动,使接驳托板到达接驳位,此时浮动联轴器压紧胶合模块的蜗轮蜗杆减速机输入轴;驱动压紧与松脱模块的压紧电机,压紧电机旋转一角度后,浮动联轴器在弹簧的作用下对位卡入蜗轮蜗杆减速机输入轴,实现压紧与松脱模块与胶合模块的接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未经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589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4,6-二卤代嘧啶-5-乙醛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烃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