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再生资源专用分拣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86513.3 | 申请日: | 2013-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1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王郁涛;岳晓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郁涛;岳晓洁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13100 | 代理人: | 齐兰君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再生资源 专用 分拣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某个区域内即时收集和初步处理垃圾的垃圾分拣专用车,具体为一种再生资源专用分拣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问题日趋严峻。垃圾作为一种再生资源其可再生性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实现生活垃圾中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以达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的,已成为必然的选择,也是当前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任务。从整体看,中国城市垃圾机械化收运率低,环卫职工劳动强度大,手工操作,机具不足,设备性能差,每年约有1000万吨城镇垃圾因此而不能及时运往处理场地。60%以上的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是由小区居民的有机垃圾二次污染后所产生的,也就是说,小区有机垃圾的不断增多是城市生活垃圾不断增加的源头。再加上垃圾不能进行完全分类处理,对于垃圾的回收利用和正确处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垃圾不会在露天情况下长时间堆放、且在收集的同时会对垃圾进行初步分拣、粉碎、脱水、压缩、打包的再生资源专用分拣车。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车体前端设置有驾驶位和驾驶窗,所述车体的车体左端设置有驾驶舱门,所述车体下端设置有车轮;
所述车体内部自上而下分为空载物器储存间工作间以及满载物器储存间和废液池,所述车体的车体右端设置有回收垃圾窗口,所述车体的车体左端设置有空载物器进入口满载物器出口以及废水排放口。
所述空载物器储存间由依次连接的自车体左端至车体右端方向倾斜的空载物器储存间第一斜置管道自车体前端至车体后端方向倾斜的空载物器储存间第二斜置管道以及自车体右端至车体左端方向倾斜的空载物器储存间第三斜置管道组成,所述空载物器储存间第一斜置管道的车体左端处设置有与空载物器进入口相连通的空载物器储存间进入端,所述空载物器储存间第三斜置管道的车体左端处设置有空载物器储存间出口端,所述空载物器储存间第一斜置管道与空载物器储存间第二斜置管道连接处设置有空载物器储存间第一圆弧过度角,所述空载物器储存间第二斜置管道与空载物器储存间第三斜置管道连接处设置有空载物器储存间第二圆弧过度角;
所述空载物器储存间第一斜置管道与空载物器储存间第二斜置管道间设置有空载物器储存间第一隔板所述空载物器储存间第一斜置管道与空载物器储存间第三斜置管道间设置有空载物器储存间第二隔板;所述空载物器储存间第一斜置管道内设置有空载物器储存间第三隔板,所述空载物器储存间第一隔板空载物器储存间第二隔板以及空载物器储存间第三隔板边角为圆角。
所述工作间由设置于驾驶舱门处的驾驶区域与空载物器储存间出口端相连通的空载物器区设置于回收垃圾窗口处的人工分类分拣区与废液池相连通的垃圾打包处理区以及与满载物器储存间相连通的满载物器进入口;
所述空载物器区由与空载物器储存间出口端相连通的输送管道以及斜置存储管道组成,所述输送管道下端设置有与斜置存储管道相连通的输送管道输出口,所述输送管道输出口内设置有与输送管道输出口相连通的自车体左端至车体右端倾斜的导向板;
所述人工分类分拣区由分拣区和带分拣区组成,所述分拣区由并行设置垃圾分拣入口设置于垃圾分拣入口下端的垃圾回收箱以及设置于垃圾回收箱下端的称重报警装置组成。
所述的垃圾分拣入口为并行设置的可回收垃圾分拣入口有害垃圾分拣入口餐厨垃圾分拣入口其他垃圾分拣入口,所述垃圾回收箱为并行设置的可回收垃圾回收箱有害垃圾回收箱餐厨垃圾回收箱其他垃圾回收箱。
所述垃圾打包处理区由粉碎装置脱水装置油水分离装置压缩打包装置组成,所述脱水装置油水分离装置与废液池相连通,
所述满载物器储存间由依次连接的自车体后端至车体前端倾斜的满载物器储存间第一斜置管道自车体右端至车体左端倾斜的满载物器储存间第二斜置管道自车体前端至车体前端倾斜的满载物器储存间第三斜置管道自车体右端至车体左端倾斜的满载物器储存间第四斜置管道自车体后端至车体前端倾斜的满载物器储存间第五斜置管道,所述满载物器储存间第一斜置管道的端部与满载物器进入口相连通,所述满载物器储存间第五斜置管道的端部与满载物器出口相连通;
所述满载物器储存间第一斜置管道与满载物器储存间第三斜置管道之间设置有满载物器储存间第一隔板,所述满载物器储存间第三斜置管道与满载物器储存间第五斜置管道之间设置有满载物器储存间第二隔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郁涛;岳晓洁,未经王郁涛;岳晓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65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