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鲵人工繁殖的催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86860.6 | 申请日: | 2013-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34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德奎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高良军 |
地址: | 4423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鲵 人工 繁殖 催产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大鲵人工繁殖的催产方法,首先根据大鲵繁殖基地当地的气候,水温水质等自然条件,建立一个小规模室外仿生态繁殖基地;然后,室外仿生态繁殖基地中大鲵的产卵情况,对相应繁殖基地中的大鲵亲本进行催情,使其产卵。该方法,将人与自然相结合,利用仿生态学原理,通过观察,准确掌握一年当中大鲵的催情时间,使当年的出苗率提高13%~17%左右,依次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为养殖户增加了收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人工繁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鲵人工繁殖的催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从事大鲵人工繁殖的养殖户有很多家,采取的手段多为:用药物催情,使雌雄大鲵同步成熟,然后人工拉卵,人工采精、受精,之后放入静水或微循环水中孵化直至出苗。该方法存在以下几个难点:1、雌雄大鲵的催情时间难以确定,2、雌雄大鲵所用催情药物的比例不好控制,3、一年中催情的最佳时间难以掌握;导致繁殖过程中大鲵的出苗率不甚理想,一般只有10%~30%左右。
我国从八十年代就有人着手对大鲵进行人工繁殖的探索,直至今日,对使用的药物及比例,以及雌雄大鲵之间催情相隔的时间,采精,受精等技术,已基本掌握,但对大鲵一年中催情的最佳时间,仍在探索之中。
发明内容
为提高大鲵人工繁殖的出苗率,本发明提出一种大鲵人工繁殖的催产方法。
为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鲵人工繁殖的催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
1)根据大鲵繁殖基地当地的气候,水温水质自然条件,建立一个小规模室外仿生态繁殖基地;
2)根据上述室外仿生态繁殖基地中大鲵的产卵情况,对相应繁殖基地中的大鲵亲本进行催情,使其产卵,具体操作方式分两种:1、对于放在室外繁殖基地中的大鲵亲本,当室外仿生态繁殖基地中的大鲵亲本自然产卵至三尾时,即刻对室外繁殖基地中的大规模大鲵亲本进行催情,使其产卵;2、对于放在室内繁殖基地中的大鲵亲本,当室外仿生态繁殖基地中的大鲵亲本自然产卵至五尾时,即刻对室内繁殖基地中的大规模大鲵亲本进行催情,使其产卵。
有益效果:
大鲵是一年成熟一次,但每年的成熟时间不一样。气候变化,水质水温等自然条件都直接影响着大鲵的成熟期,所以,不同的地域一年中大鲵的成熟时间是不一样的,故不能将他地的大鲵成熟期当作本地的大鲵成熟期来计算。
该方法利用仿生态学原理,结合室内外的水温差异,以及打过催情针后需经三至四天的性成熟酝酿期这一常识,当室外仿生态基地中大鲵自然产卵至半数时,即刻给室内用于繁殖的大鲵亲本催情,否则催情时间早了卵没成熟,晚了又熟过了。
本发明,将人与自然相结合,利用仿生态学原理,通过观察,准确掌握一年当中大鲵的催情时间,使当年的出苗率提高13%~17%左右,依次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为养殖户增加了收入。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例1
一种大鲵人工繁殖的催产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在已建好的大鲵繁殖基地旁边建立一个小规模的室外繁殖基地,所建的小规模的室外繁殖基地中水温水质要与已建好的室外大鲵繁殖基地中的水温水质是一致的;
2)将用于繁殖的100条大鲵亲本放在上述室外大鲵繁殖基地中饲养,将10对大鲵亲本放在上述小规模的室外繁殖基地中饲养;
3)当上述小规模的室外繁殖基地中的大鲵亲本自然产卵至3尾时,即刻对上述室外大鲵繁殖基地中的100条大鲵亲本进行催情,直至产卵。
实例2
一种大鲵人工繁殖的催产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德奎,未经王德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68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淮山套种白菜、苦瓜高效栽培方法
- 下一篇:背光模块及其组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