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拱下二次风下倾角度可调的W型火焰炉的燃烧调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86931.2 | 申请日: | 2013-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2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石践;刘凌峰;余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力试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3N3/06 | 分类号: | F23N3/0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赵彦栋 |
地址: | 550002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下倾 角度 可调 火焰 燃烧 调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W火焰锅炉拱下二次风下倾角度和主要二次风挡板开度的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东方锅炉厂引进美国福斯特·惠勒公司技术生产的W型火焰锅炉,主要用于燃烧低挥发份煤种,在实际使用和调整过程中,存在高负荷时加风困难,燃烧稳定性和燃尽性能差等问题。这种锅炉的燃烧室分为上炉膛1和下炉膛2,在上炉膛1和下炉膛2之间的前、后墙处为炉拱,每个炉拱上沿炉宽方向各布置有多个双旋风分离式煤粉燃烧器(300MW等级锅炉一般为24个燃烧器,前后拱各12个),每个燃烧器配备一支油点火器。煤粉气流经过旋风分离器后,浓相经过主喷口、淡相经过乏气喷口进入下炉膛2,主喷口内设有消旋叶片、乏气管道上设有乏气挡板(调节乏气大小)。主喷口和乏气倾斜向下和垂直方向成5度或10度夹角。每个燃烧器从上到下布置有六层可调二次风,即为A层二次风3、B层二次风4、C层二次风5、D层二次风6、E层二次风7和F层二次风8,并分别由各自的调节挡板来调节各层二次风量。其中A层二次风3为乏气周界风(与一次风方向平行),B层二次风4为主燃烧器周界风(与一次风方向平行),C层二次风5为油枪风(与垂直方向成25度夹角),这三层二次风从炉拱上送入下炉膛2;D层二次风6、E层二次风7和F层二次风8的风口布置在前、后墙的水冷壁上,这三层二次风从炉拱下送入下炉膛2,其进入下炉膛2的风向与前、后墙水冷壁相垂直,即水平进入下炉膛2。设计拱上二次风量约占二次风总量的30%,拱下二次风量约占二次风总量的70%,拱下二次风的大部分从F层二次风8送入,F层二次风8的风量占二次风总量的比例超过50%。
当F层二次风保持水平进入下炉膛2 时,由于拱上二次风动量小,主燃烧器煤粉气流下冲能力弱,主燃烧器煤粉气流的下行深度很难穿透F层二次风8,煤粉在下炉膛的停留时间短,严重影响煤粉燃尽;同时由于拱上二次风动量小,不能在下炉膛2有效地形成整体的高温烟气回流,从而影响锅炉燃烧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在油枪撤除后C层二次风5风门根本开不大也不可能进行调整,否则锅炉容易出现负压大幅度波动和燃烧不稳,因此在油枪撤除后C层二次风5风门一般只能保持5%左右的冷却开度,这样对于提高拱上二次风动力、加强煤粉气流下冲、延长煤粉停留时间不利,同时也不能够在煤粉着火后及时补充氧气,从而影响煤粉的燃尽。
为了解决现有按照美国福斯特·惠勒公司技术生产的W型火焰锅炉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燃烧稳定性差、飞灰含碳量高等问题,发明专利“一种调节W型火焰炉拱下二次风向的装置”(专利号:ZL 2008 1 0303381.5)通过在拱下二次风箱内设置拱下二次风下倾调节叶片(9)来对拱下二次风下倾角度进行调节。
当拱下二次风充分和适当地下倾后,可以在下炉膛形成有效的整体高温烟气回流(从火焰高温区流向着火区),从而显著改善锅炉的燃烧稳定性。同时拱下二次风充分和适当地下倾可以帮助煤粉气流下冲、延长煤粉停留时间从而降低锅炉飞灰含碳量、提高锅炉效率。此外,燃烧稳定性的显著提高为C层二次风5的开启和调整创造了条件,而C层二次风5的开启和适当的调整将进一步显著降低锅炉飞灰含碳量、提高锅炉效率。
实践证明,不同的炉型和煤质情况需要的最佳的拱下二次风下倾角度是不同的,它需要现场燃烧调整来确定。特别是如果拱下二次风下倾角度不充分将无法使锅炉燃烧稳定性和经济性得到明显提高,因此保证拱下二次风下倾角度大范围的灵活可调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优化调整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对重要的二次风挡板:拱上二次风(C)的风门(5)和拱下二次风(F)的风门(8)进行恰当的优化调整也是至关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拱下二次风下倾角度和主要二次风挡板开度的调整方法,该方法针对在福斯特·惠勒公司技术的W型火焰锅炉基础上按照专利技术“一种调节W型火焰炉拱下二次风向的装置”(专利号:ZL 2008 1 0303381.5)改进设计生产或改造的拱下二次风下倾角度可调的W火焰锅炉的燃烧调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拱下二次风下倾角度可调的W型火焰炉的燃烧调整方法是在锅炉正常运行时,调整拱下二次风调节叶片的角度,使拱下二次风进入下炉膛的风向保持下倾,调节叶片的下倾角度在1°至60°之间调节;调整拱下二次风的风门的开度在10~70%之间,调整调节叶片和风门时采取炉膛中部开度大、两侧开度小的调整原则;同时通入拱上二次风,调整拱上二次风的风门的开度在0~100%之间,并且采取炉膛中部开度大、两侧开度小的调整原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力试验研究院,未经贵州电力试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69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辅助刹车系统
- 下一篇:一种燃烧器的燃气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