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催化、一锅法合成含羟基的反应型膦酸酯阻燃剂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88425.7 | 申请日: | 201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9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范瑞兰;郭来;陈丛妍;宁磊;王栋;俞能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9/6574 | 分类号: | C07F9/6574;C08G18/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21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 一锅 合成 羟基 反应 型膦酸酯 阻燃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类含羟基的反应型膦酸酯类阻燃剂及其制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不需要加催化剂的“一锅法”合成反应型膦酸酯阻燃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阻燃剂开发领域呈现出无卤化、高效化、低烟无毒化的趋势。 膦酸酯(磷酸酯)类阻燃剂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磷系阻燃剂之一,它是一类重要的、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无卤阻燃剂。聚合物材料中加入少量的该类阻燃剂,就能达到很好的阻燃效果。
含磷阻燃剂可分为添加型和反应型。添加型阻燃剂是在被阻燃基材(一般为高聚物)的后处理过程中加入,与基材及基材中的其他组分不发生化学反应,只是以物理方式分散于基材中而赋予其阻燃性,此类阻燃剂添加量较大,常会破坏被阻燃基体的力学性能,影响材料的质量。反应型阻燃剂是在被阻燃基材制造过程中加入,它们或者作为高聚物的单体,或者作为交联剂而参与化学反应,最终成为高聚物的结构单元而赋予其永久阻燃性,且对基材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
反应型含磷阻燃剂通常是以P-O或P-C等共价键形式接枝到聚合物结构中,化学键能大,能更稳定持久地存在于聚合物中,含醇羟基及P-C键的环状膦酸酯类化合物较一般链状磷酸酯类更具热稳定性、耐水解性。由于该类化合物的羟基官能团,可与含羧基、环氧基、异氰酸酯等基团的高分子单体发生反应,因此在合成包含此类单体的高分子化合物时,若将阻燃单体作为反应原料加入,阻燃单元将以嵌入、交联等方式接入高分子链段中,从而赋予其永久性阻燃。如含羟基的膦酸酯化合物可与聚氨酯(PU)单体异氰酸酯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酯基团,因此,若在聚氨酯发泡过程中,将其作为阻燃单体与异氰酸酯共混发泡,该阻燃单元将连接到聚合物链中,可实现对聚氨酯的永久性阻燃,将会是一类极具应用前景的反应型阻燃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锅法”合成含羟基的反应型膦酸酯阻燃剂的方法,步骤简单,易于操作,产率较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将该类阻燃剂与聚氨酯单体或预聚体混合,作为反应型阻燃剂实现对聚氨酯的永久性阻燃。
本发明提供的反应型膦酸酯阻燃剂的结构通式为:
。
其中R为:
本发明提供的膦酸酯阻燃剂的合成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制备方法的反应通式如下:
。
包括如下步骤:1.将新戊二醇加入到甲苯,苯,二氯甲烷,氯仿,1,2-二氯乙烷, 1,4-二氧六环中的任何一种,形成均相溶液。
2.将步骤(1)所得溶液置于冰水中,保持溶液在5~10℃,搅拌下缓慢滴加三氯化磷,约0.5~1.5小时滴毕,优选1小时;保持溶液温度40℃继续反应1~3小时,优选2小时。
3.向步骤(2)所得溶液中加入酮类或醛类化合物,然后控制温度于20~30℃下缓慢滴加无水甲酸,滴毕,继续于40~55℃反应1小时,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相应羟基膦酸酯化合物。
由于采用了上述工艺及条件,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的效果。
1.合成工艺简单、易操作:新戊二醇与三氯化磷反应所得产物不需要分离纯化,直接以反应液形式用于下一步反应。所得目标产物纯度较高,极易提纯。
2.反应不需催化剂,成本低廉:在整个制备过程中无需使用其他方法所需的有机碱或金属盐催化剂,降低了成本,简化了后处理步骤,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3.收率高,产业化前景好:通过“一锅法”制备的目标产物,总产率在60%以上,加上低廉的原料及简单的工艺使成本较低,因此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
4.本发明提供的反应型膦酸酯阻燃剂,由于其同时具有羟基与环状结构,不仅可以赋予聚氨酯等高分子材料理想的永久阻燃性能,同时对其力学性能几乎无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例1制备的阻燃剂的1H NMR谱图(CDCl3)。
图2是本发明实例1制备的阻燃剂的31P NMR谱图(CDCl3)。
图3是本发明实例1制备的阻燃剂的红外谱图。
图4是本发明实例2制备的阻燃剂的1H NMR谱图(CDCl3)。
图5是本发明实例2制备的阻燃剂的31P NMR谱图(CDCl3)。
图6是本发明实例2制备的阻燃剂的红外谱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大学,未经内蒙古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84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线用防水锤机构旋启式止回阀
- 下一篇:一种无线多模电子血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