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无酸废油再精制再生装置处理废电力用油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88428.0 | 申请日: | 2013-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7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福义;孙杰;王进阁;郝志鹏;王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齐齐哈尔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53/08 | 分类号: | C10G53/0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废油 精制 再生 装置 处理 电力 方法 | ||
1.一种利用无酸废油再精制再生装置处理废电力用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无酸废油再精制再生装置处理废电力用油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一、分层除杂:首先将待处理的废电力用油打入无酸废油再精制再生装置的预处理罐(1)中,静置分层后,打开预处理罐排污阀门(4)除去杂质层和水层,保留油层;二、真空电净化处理:预处理罐(1)中的油层通过预处理罐出口阀门(2)和真空电净化油处理装置入口阀门(5)进入真空分离系统(6)进行真空分离处理除去油层中的气体、水分和杂质,启动排油泵(7)将真空处理后的油层送入电净化系统(8)中进行电净化处理,除去劣化产物、游离碳、皂化物和机械杂质,再通过真空电净化油处理装置出口阀门(9)和预处理罐入口阀门(3)进入预处理罐(1);三、循环预处理:重复操作步骤二2~3次,得到待吸附精制处理油;四、净化吸附阶段:待吸附精制处理油通过真空电净化油处理装置出口阀门(9)和吸附罐入口阀门(11)注入吸附罐(10)中,利用吸附剂层(16)进行吸附处理,通过吸附罐出口阀门导出,即完成废电力用油的处理;步骤一中所述的无酸废油再精制再生装置包括预处理罐(1)、预处理罐出口阀门(2)、预处理罐入口阀门(3)、预处理罐排污阀门(4)、真空电净化油处理装置入口阀门(5)、真空分离系统(6)、排油泵(7)、电净化系统(8)、真空电净化油处理装置出口阀门(9)、吸附罐(10)、吸附罐入口阀门(11)、吸附罐出口阀门(12)、吸附罐加压阀门(13)、填料口(14)、放料口(15)和吸附剂层(16);由预处理罐(1)、预处理罐出口阀门(2)、预处理罐入口阀门(3)和预处理罐排污阀门(4)组成预处理系统,预处理罐入口阀门(3)设置在预处理罐(1)侧壁的上部,预处理罐出口阀门(2)和预处理罐排污阀门(4)设置在预处理罐(1)的底部;由真空电净化油处理装置入口阀门(5)、真空分离系统(6)、排油泵(7)、电净化系统(8)和真空电净化油处理装置出口阀门(9)组成电净化处理系统,利用排油泵(7)将真空分离系统(6)和电净化系统(8)连通,真空电净化油处理装置入口阀门(5)与真空分离系统(6)连通,电净化系统(8)与真空电净化油处理装置出口阀门(9)连通;由吸附罐(10)、吸附罐入口阀门(11)、吸附罐出口阀门(12)、吸附罐加压阀门(13)、填料口(14)、放料口(15)和吸附剂层(16)组成吸附处理系统,在吸附罐(10)侧壁上部对称设置吸附罐入口阀门(11)和吸附罐加压阀门(13),放料口(15)设置在吸附罐(10)底部,在放料口(15)底部设置吸附罐出口阀门(12),在吸附罐(10)内放料口(15)上部填充吸附剂层(16),且吸附剂层(16)通过吸附罐(10)侧壁上的填料口(14)进行填充;在预处理阶段:预处理罐出口阀门(2)与真空电净化油处理装置入口阀门(5)连通,真空电净化油处理装置出口阀门(9)与预处理罐入口阀门(3)连通;在净化吸附阶段:真空电净化油处理装置出口阀门(9)与预处理罐入口阀门(3)断开,且真空电净化油处理装置出口阀门(9)与吸附罐入口阀门(1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静置分层具体操作如下:静置12h~24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无酸废油再精制再生装置的吸附剂层(16)为粒径为30目~80目的粗孔硅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的吸附处理具体操作如下:以粒径为30目~80目的粗孔硅胶作为吸附剂层(16),在温度为40℃~60℃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齐齐哈尔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齐齐哈尔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842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