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工产品是否传播爆炸能力的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88522.6 | 申请日: | 2013-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4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霍明甲;黄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5/54 | 分类号: | G01N25/5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张惠明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工产品 是否 传播 爆炸 能力 测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工产品是否传播爆炸能力的测试方法。
技术背景
本发明为确定化工产品是否传播爆炸的测试方法,用于测试物质在钢管中的封闭条件下受到起爆药爆炸的影响后传播爆轰的能力。被测爆炸物受已知压力的冲击波的作用影响。该冲击波依靠起爆药和冲击波压力产生。冲击波是否引起爆炸物完全爆炸可根据爆炸物爆炸后的力学效应得出结论,如铁板上被爆炸穿透的洞或者盛装样品的钢管是否完全破裂;试验中的样品暴露在通过一个已知性质的隔离层(一般使用PMMA))变弱后的冲击波下。这个阻隔物的功能不仅减弱来自供体装药的冲击波,还能将受体装药与爆炸产物(高温废气,燃烧颗粒)隔离。本发明设计了包括测试方法程序、测试用钢管、验证版、压制起爆药柱的模具、钢管木质支撑架等。
CN200920033498公开了一种可燃性气体、粉尘爆炸、传播及抑爆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爆炸实验管道、分别与爆炸实验管道相通的配气系统和粉体喷洒系统、对通入爆炸实验管道内的可燃性气体或粉尘进行点火的点火系统、数据测试采集系统和与所述数据测试采集系统相接的上位机;所述数据测试采集系统包括布设在爆炸实验管道上的传感器组、分别对所述传感器组所检测信号进行放大调理的信号调理器和与所述信号调理器相接的动态数据采集分析系统,所述动态数据采集分析系统接上位机;所述传感器组包括实验过程中分别对爆炸实验管道内部的温度、压力和火焰传播速度进行实时检测的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紫外火焰探测器;所述配气系统包括空压机、真空泵和高压气瓶,所述空压机、真空泵和高压气瓶与爆炸实验管道之间均通过管路相连;所述爆炸实验管道上对应设置有排气口、供粉体喷洒系统安装的粉尘及抑爆剂喷洒接口、配气均混导流管以及供所述空压机和真空泵安装的空压机接口和真空泵接,所述高压气瓶通过多组分可燃性混合气体配气管路与所述配气均混导流管相接。该装置设计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安全性低、测试过程复杂、成本较高,并且由于炸药用量不规范,容易引起不安全因素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化工产品是否传播爆炸能力的测试方法。该方法用于化工产品是否传播爆炸能力的测试中,具有安全性高、测试过程简单、成本较低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化工产品是否传播爆炸能力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钢管底部用薄膜包裹,将所述化工产品装填至测试钢管内,并计算化工产品的视密度;
(2)将隔离层装至钢管的顶部,并将装好化工产品的钢管固定在钢管支架上;
(3)压制炸药药柱,并将压制好的药柱紧贴着钢管底部固定在钢管支架上;
(4)将验证钢板放置于隔离层上面;
(5)将雷管安置于雷管支座内,并将其紧贴着药柱固定在药柱底部的钢管支架上;
(6)将安装好的钢管支架移至爆炸塔内,进行引爆;
(7)试验结束后,收集验证钢板及钢管碎片,进行结果比对;
其中炸药药柱要求为150~170克炸药/蜡,密度为1.6±0.0g/cm3,炸药药柱的直径为50±1mm,炸药药柱数量为至少4个。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隔离层为与化工产品呈惰性的材料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炸药药柱码在一起用胶带粘好,紧贴着钢管底部用胶带固定在钢管支架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试验结果的评估是根据钢管的破裂类型和验证版是否穿洞来判断的,如果钢管完全破裂或验证钢板有穿洞,即说明该化工产品具有传播爆炸能力,任何其他结果都视为该化工产品不具备传播爆炸能力。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钢管为冷拉无缝碳钢管,两端开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验证钢板为方形低碳钢;钢管支架的底座为方形低碳钢,其它部位为木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钢管底部用至少两层聚乙烯薄膜包裹,固定在钢管上。
本发明的测试方法中,整个测试过程设计简单,而且采用的材料均为普通材料,成本较低,测试过程简单,并且由于炸药用量规范,不会引起不安全因素,安全性高,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测试装置装配图。
(A)隔离层;(B)验证版;(C)钢管;(D)试验物质;(E)药柱;(F)雷管支座;(G)雷管;(H)塑料膜。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但不仅限于本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85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皮石斛的繁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合型人工藻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