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关节肿痛的中药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88646.4 | 申请日: | 201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5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之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之印 |
主分类号: | A61K36/56 | 分类号: | A61K36/56;A61P29/00;A61P19/02;A61K35/55;A61K35/56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鞠翔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阜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关节 肿痛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风湿顽疾、关节肿痛、积聚痞块等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风湿在医学上是指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风湿性疾病则指一大类病因各不相同但共同点为累及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包括肌、韧带、滑囊、筋膜的疾病。
关节病变有疼痛外尚伴有肿胀和活动障碍,呈发作与缓解交替的慢性病程。由于患者的血液循环不通畅,导致肌肉或者组织所需要的营养无法通过血液循环来输送,致使患者肌肉缺少营养而加速老化变得僵硬,严重的会导致患者肌肉和血管萎缩,部分患者且可出现关节致残和内脏功能衰竭。因其与自身免疫有关,多数疾病缠绵难愈,有的患者需终身服药治疗。
目前尚无根治此类疾病的药物,西医治疗主要为非甾抗炎药、免疫抑制剂及激素,其长期用药的副作用与其治疗作用一样不应被忽视。中医中药在风湿病的治疗上日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蕴藏着极大的潜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治愈率高,使用安全可靠的用于治疗关节肿痛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治疗关节肿痛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组成,
大戟49-51克、桂枝17-19克、地龙29-31克、麝香4-6克、麻黄11-13克、甘遂49-51克、马钱子8-10克。
各原料药的优选重量为:大戟50克、桂枝18克、地龙30克、麝香5克、麻黄12克、甘遂50克、马钱子9克。
本发明所用到的原料药可从普通中药店购买得到,其规格符合国家中药材标准即可。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以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辅料,例如崩解剂、润滑剂、黏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其中,所述的口服制剂可以是汤剂、丸剂、胶囊剂或片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本发明内服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处方重量数称取如下各味原料药:大戟50克、桂枝18克、地龙30克、麝香5克、麻黄12克、甘遂50克、马钱子9克;
2)将上述各味原料药物研成细末,混合均匀,加入辅料,制成丸状,高温消毒,每丸如绿豆大小,0.04-0.6g每丸。
大戟:苦,寒。有毒。入肺、脾、肾经。主治水肿胀满,二便不通,形证俱实者。也可用于痰饮积聚,胸膈胀满,胁肋隐痛。消肿散结可用于痈肿疮毒及痰火瘰疠。
桂枝:散寒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腹痛;症瘕结块;胸痹;心悸;小便不利。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蓄水,水肿,心悸,奔豚。
地龙:性寒,味咸。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麻痹,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症。
麝香:性辛、温、无毒、味苦。入心、脾、肝经,有开窍、辟秽、通络、散淤之功能。主治中风、痰厥、惊痫、中恶烦闷、心腹暴痛、跌打损伤、痈疽肿毒。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甘遂:泻水逐肿,消肿散结。
马钱子: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腰椎间盘突出症,三叉神经痛,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瘀血疼痛,风寒湿痹、全身关节拘急、麻木,癌肿等。主治咽喉痹痛,痈疽肿毒,风痹疼痛,骨折,面神经麻痹,重症肌无力。
用法与用量:
本发明药物的用药量取决于具体剂型,以及病人的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等因数。
使用指导:丸剂,成人每日20-30克,分早晚2次,以热姜汤送下;7天为一个疗程,对于顽固性疾病必须坚持持久服用,方可控制。
诊断标准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规定的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为准。
2)为了验证临床疗效,本组方分别在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试用,通过随机选取其中50例20-60岁成年病人,疗程最短为1个月,疗程最长的为6个月。
3)治疗方法
按照本发明药物比例,依据通常制剂的方法得到丸剂,每日20克,早晚各服一次,服用7天为一个疗程。
4)疗效判定:
痊愈:关节肿痛等症状全部消失,活动自如;
显效:关节肿痛等症状消失,不影响行走;
有效:肿痛面积减小,疼痛感基本消失;
无效:主要症状无变化或恶化,局部症变有加重趋势。
具体治疗结果参见表1。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之印,未经王之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86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可调节型人体模型
- 下一篇:一种对造纸法再造烟叶原料预处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