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杨树人工林栽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88861.4 | 申请日: | 201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8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赵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刚 |
主分类号: | A01G23/00 | 分类号: | A01G2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鞠翔 |
地址: | 233700 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杨树 人工林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造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杨树人工林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杨树是杨柳科,属植物落叶乔木的通称。全属有100多种,主要分布在中国(江苏大丰杨树基地),欧洲(东非林场),亚洲,北美洲的温带、寒带以及地中海沿岸国家与中东地区。中国有50多种。木材用作民用建筑材,生产家具、火柴梗、锯材等,同时也是人造板及纤维用材。叶是良好的饲料。杨树又是用材林、防护林和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
而人工林是采用人工播种、栽植或扦插等方法和技术措施营造培育而成的森林。根据其繁殖和培育方法的不同,一般分为播种林、植苗林和插条林等。按林种分为人工用材林、人工薪炭林、人工经济林、人工防护林等。按树种分为人工马尾松林、人工杉木林、人工杨树林、人工桉树林等。人工林均按一定的目的要求和人们需要的林种,集中营造在交通较为方便的地方,并普遍采取选育良种、适地适树、密度适中、抚育管理等集约经营措施进行营造和培育。与天然林相比,人工林具有生长快、生长量高、开发方便和获得效益早、木材规格、质量较稳定、便于加工利用等特点。在中国衡量人工林营造情况的指标,主要有已成林造林地面积和未成林造林地面积、造林成活率、造林保存率等。
而杨树是一种人工林的非常好的植物,但是由于大面积的种植,往往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这样容易造成经济损失、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等问题,就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方法合理、栽培方便、栽培效果良好的一种杨树人工林栽培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杨树人工林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适地适树与良种壮苗:
1.1、立地条件:
1.1.1、气候因子:在哥哥生态区域里,影响杨树生长的是有效积温和降水量;
1.1.2、土壤条件:杨树需要大量的水分,要求地下水位在1-25m,降水量在500mm以上。而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0.5%,速效N大于40mg/kg、速效P含量高于0.5mg/kg、速效K含量超过20mg/kg。土壤为沙壤土、轻壤土和中壤土,土层厚度1-1.5m以上,pH值6.5-8.5;
1.2、良种育苗:选择银中杨、小黑杨、青山杨、中黑防、三北1号杨、DN113杨等;
步骤二、栽植技术:
2.1、栽植密度:杨树人工林采用株行距2m*3m、1m*6m、3m*4m、4m*4m。当林分达3-5年时,实际行距为4m*6m、6m*8m,每公顷保留林木180-420株;
2.2、造林整地:造林前进行深翻整地,翻地30-40cm,;
2.3、苗木选择:选择1年生整株苗、1年生截干苗、2根1干苗和3根2干苗等;
2.4、栽植方法:在水分条件好的地方,在春季使用2根1干苗或3根2干苗造林;水分条件不好或干旱的地方,选用2年或3年生母根造林;
步骤三、林地与林木管理:
3.1、间作与中耕除草:在幼林期间,进行农林间作,幼林的松土除草和农作物一起进行。林分不能间种后,就开始松土。每年秋季树木停止生长后机翻,林分行间翻30-40cm深;
3.2、林木管理:修枝时间根据轮生枝处的直径来确定,直径近10cm时开始修枝,枝下高达8-10m后停止修枝。在林分5或6年生、8-10年生冬季进行修枝,修枝强度以每年修去最下一层轮生枝为标准;
在4-6年时,林分以郁闭,8-10年生需实行间伐,间伐后,每公顷保留180-420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上述步骤非常的清晰简单,适合专业的或者是非专业的种植的人员参考和使用,并且上述步骤的方法均是便于操作的方法,栽培、种植非常的方便。本发明方法合理、栽培方便、栽培效果良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一种杨树人工林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适地适树与良种壮苗:
1.1、立地条件:
1.1.1、气候因子:在哥哥生态区域里,影响杨树生长的是有效积温和降水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刚,未经赵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88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露地辣椒高产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