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OTB设备沉积氮化硅梯度渐变膜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89382.4 | 申请日: | 201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4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苗凤秀;陈康平;金浩;黄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6/34 | 分类号: | C23C16/34;C23C16/448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吴关炳 |
地址: | 314416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otb 设备 沉积 氮化 梯度 渐变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沉积氮化硅膜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使用OTB设备沉积氮化硅梯度渐变膜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电池是将光能转化成电能的一种半导体器件,在制备这种半导体器件的工序中,沉积正面的氮化硅减反射膜是一道重要的工序。氮化硅的沉积为太阳能电池正面提供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降低前表面对太阳光谱的反射,即减反射作用;二是饱和硅的悬挂键,降低表面复合。氮化硅的沉积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沉积方式,一般采用管式PECVD,这种沉积方式的氮化硅一般能提供较好的表面钝化效果,并且可以沉积双层膜;另一种是间接沉积方式,一般采用板式PECVD,这种沉积方式的氮化硅的表面钝化相对差些,但膜的均匀性较好,且镀膜时间短,产量大。此外,此种沉积方式的膜一般为单层膜,在减反射方面效果稍差。OTB氮化硅沉积设备是板式PECVD,所以其沉积的氮化硅膜的钝化效果相比管式PECVD差,且减反射效果较管式PECVD沉积的双层氮化硅差。因此本技术发明将设计一种使用OTB板式PECVD沉积氮化硅渐变膜的方法,以提高表面的钝化和减反射,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OTB设备沉积氮化硅梯度渐变膜的方法,提高氮化硅膜的钝化性和减反射特性,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使用OTB设备沉积氮化硅梯度渐变膜的方法,包括5个source源,其特征在于:控制source源的电流,将1号、2号、3号source源的电流设置为85 A~90A;将4号、5号source源的电流设置为95A~100A。
采用本发明设置的电流,其中1号、2号、3号source源沉积的氮化硅膜富含Si;4号、5号source源沉积的氮化硅膜富含H。
本发明的具体方法步骤为硅片在沉积氮化硅时,承载硅片的载板首先经过真空室,然后进入快速加热室、温度稳定后载板进入氮化硅膜沉积室,载板首先经过1号、2号、3号source源,此时硅片沉积一层富含Si的介质钝化膜,此膜层较致密,具有相对高的折射率,且对硅片表面有好的钝化性,提升电池的开路电压;然后载板运行经过4号、5号source源,沉积一层富含H的氮化硅膜,折射率相对低,对太阳能可见光谱有很好的吸收性,降低对光的反射,提升电池的短路电流;沉积完毕后进入快速冷却室,然后出片卸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将1号、2号、3号source源的电流设置为85 A~90A, 即1号、2号、3号source源沉积的氮化硅膜富含Si,膜层较致密,具有相对高的折射率,且对硅片表面有好的钝化性,提升电池的开路电压;将4号、5号source源的电流设置为95A~100A,即4号、5号source源沉积的氮化硅膜富含H,折射率相对低,对太阳能可见光谱有很好的吸收性,降低对光的反射,提升电池的短路电流;通过梯度电流的方式沉积的氮化硅渐变膜改善了电池表面的应力,在烧结阶段避免了碎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source源的结构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一种使用OTB设备沉积氮化硅梯度渐变膜的方法,包括5个source源,将1号、2号、3号source源的电流设置为85 A;将4号、5号source源的电流设置为95A。所述1号、2号、3号source源沉积的氮化硅膜富含Si;所述4号、5号source源沉积的氮化硅膜富含H。
实施例2:另一种使用OTB设备沉积氮化硅梯度渐变膜的方法,包括5个source源,将1号、2号、3号source源的电流设置为88A;将4号、5号source源的电流设置为97A。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又一种使用OTB设备沉积氮化硅梯度渐变膜的方法,包括5个source源,将1号、2号、3号source源的电流设置为90A;将4号、5号source源的电流设置为100A。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晶科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93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下反应器系统
- 下一篇:一种简化功能的数控混输泵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